铜仁移民搬迁后的居委会
铜仁市在移民搬迁后的居委会建设中,通过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规范选举流程、优化管理机制等方式,确保搬迁群众有效融入新社区。以下是相关举措及成效的梳理:
一、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
1. 党组织全覆盖
铜仁市所有移民安置社区均实现基层党组织100%覆盖。例如,144个安置点整合为129个管理单元,新成立党组织148个(含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等),其中纳入当地村(社区)党组织管理的有62个,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组织架构。
通过选派驻村(社区)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确保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强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2. 网格化管理与“红色物业”
推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管理机制,将党建、综治、民政等网格整合,科学划分网格5412个,配备网格员和楼栋长,实现精细化服务到户到人。推进社区、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人员“交叉任职”,成立物业企业党组织8个,建设“红色物业”示范点10个,提升物业管理规范化水平。
二、规范居委会选举流程
1. 严格选举程序
铜仁市通过“四字诀”(谋、宣、清、督)确保选举合法合规。例如:
2. 规范候选人资格与选举步骤
三、居委会职能与服务创新
1. 矛盾调解与社区治理
建立街道、社区两级人民调解组织,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例如,通过月度研判机制与综治中心、派出所联动,实现矛盾就地解决。
2. 就业与民生服务
居委会联合工会、企业等资源,组织技能培训、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并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如“丽景劳务合作社”),帮助搬迁群众就业。例如,全市建成就业车间170个,解决3550余人就业,培训后就业率达96%。
3. 公共服务优化
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集中办理教育、医疗、户籍转移等民生事务。例如,跨区县搬迁群众子女100%就近入学,户籍转移通过“互联网+”平台快速办理。
四、跨区县协作与资源整合
针对跨区县搬迁的12.55万群众,铜仁市建立联席领导小组制度,推动迁出地与安置地协作,确保户籍、教育、社保等无缝衔接。例如,碧江区通过引进企业、设立扶贫车间,帮助搬迁家庭实现“家门口就业”。
铜仁市通过党建引领、规范选举、网格化管理及跨区县协作,构建了高效、便民的居委会服务体系,有效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安居、就业、融入等问题,为全国移民社区治理提供了示范经验。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