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案例

兴泾镇移民村情况怎么样

兴泾镇作为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的重要移民镇,自1983年从泾源县迁入以来,经历了从贫困到振兴的转变。以下是其移民村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

一、移民背景与人口结构

兴泾镇是响应国家移民政策建立的“吊庄移民镇”,最初由泾源县移民迁入,现辖6个行政村(如十里铺村、泾华村、西干村等)、1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流动移民管理服务站。截至2020年,总人口约2.55万,其中回族占比高达98.8%。早期移民区曾面临社会治安混乱、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如涝池移民区因管理缺失导致乱占耕地、户籍混乱等。

二、经济发展与产业振兴

1. 设施农业与养殖业

兴泾镇移民村情况怎么样

各村通过发展温棚种植、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实现增收。例如:

  • 泾华村集体经济收入在2021年突破100万元,重点推动就业和技术培训。
  • 西干村建设肉牛养殖园区,引入科技项目资金升级雨污分离设施,并改造辣条帮扶车间生产线。
  • 十里铺村发展“渔菜共生”项目,结合商业街和民宿旅游,形成“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的产业格局。
  • 2. 特色种植与村集体经济

    部分村庄探索高附加值作物种植,如泾兴村(非兴泾镇,但属同一移民背景)引进榆黄菇种植,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增收,预计年收益可达9万元。

    3. 政策支持与市场对接

    驻村工作队积极对接派出单位资源,如银川市口腔医院在兴盛村开展义诊,银川市市场监管局在农贸市场组织安全宣传活动,提升产业和社会服务能力。

    三、基础设施与社会治理改善

    1. 居住环境升级

  • 十里铺村实施“塞上农民新居”工程,统一规划住宅和公共设施,建设现代化安置区,改善移民居住条件。
  • 涝池移民区通过综合管理站整治违章建筑、铺设道路,并解决户籍和子女入学问题,显著提升治安与卫生环境。
  • 2. 公共服务完善

    镇内设有中小学、卫生院、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教育医疗资源逐步完善。例如,五小在校生数量翻倍,并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支持贫困家庭。

    四、文化与移风易俗

  • 移风易俗倡导:各村成立志愿服务队,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签订承诺书,引导树立新风尚。
  • 民族团结与文旅融合:以“民族风情镇”为目标,发展小城镇建设,如十里铺村打造商业长廊和观光园,结合民族团结主题展示墙,促进文旅融合。
  • 五、未来发展方向

    兴泾镇计划进一步深化城乡融合,通过“企业+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模式扩大产业规模,同时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加强生态治理(如解决涝池移民区环境污染问题),并继续优化基层治理体系。

    兴泾镇移民村已从早期的贫困混乱逐步转型为产业多元、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村镇。通过政策扶持与内生动力结合,村民收入显著提高,社会风貌焕然一新,未来将继续依托特色产业和文旅资源,打造乡村振兴的“宁夏样板”。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