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国家

不写论文的博士生,给我也整一个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写什么了。

  翟天临的事儿嘛,最近也闹得挺大。

  应该说这事儿说学术不端是轻了。

  本来以为是文艺两开花。

  结果呢?

  这是一个没有论文的博士。唯一能查的两篇论文,还重复率超过40%

  调色盘以上,那是红色的一大片啊。

  

  我的天,博士学历都这么水了?

  这个时候就想到一个问题:

  咱们的学历是越来越值钱了呢?还是贬值了呢?

  过年回家跑亲戚,认识了一个姨辈的,安踏西南片区的经理,年薪50万,不过才高中学历。

  嘿,仔细一想,那个年头高中生也挺值钱的。

  现在呢?本科生遍地都是,就业要看985、211呢?

  所以学历是在贬值?

  当时培养一个学生的成本在贬值?没有啊。

  私立名牌高中加补课读下来,一年40、50万上下是没跑了。

  指不定最后一测下来,考个一本都费劲。

  所以到头来,我们这是加大力度投资一种赔本买卖。

  为嘛?中国人傻吗?

  咱们才不傻,咱们只是活在知识忧虑中。

  01

  今天从某篇文章看到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文章写到。

  我的朋友刘刚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叮铃铃——早晨闹钟响起。他眼一睁,立马抓过手机,

  打开“得到”,倾听60秒罗胖教导。

  刷牙与吃早饭时,打开“喜马拉雅”

  “完成了30分钟的音频学习。”

  然后,他出门上班。地铁上,再点开“知乎live”

  “听了三个知名答主的经验分享。”

  中午吃饭与午休的时间,他又点开了“在行”,

  “抓紧学习了《如何成为写作高手》。”

  下班路上,他又打开“得到”,“我在上面订阅了5个专栏。”

  吃完饭,上床,打开“直播”,“听了李笑来的《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富自由》。”

  然后刘刚带着满满的充实感,终于无比欣慰地进入了梦乡。

  这多恐怖。

  用新学到的一个词“颗粒化时间”。

  这位刘刚同志哪里是颗粒化时间啊。

  这样的安排都是把时间打散成渣的。

  02

  这样的生活方式有用吗?

  我不知道,也不讨论。毕竟讨论起来就没完了。

  但是通过这件事,我们能看到现代人的知识忧虑。

  这代人,尤其是这代中国人什么都要学。

  就连谈恋爱都要学习女生的口红色号和心理学。

  什么礼物经济,什么人际关系,什么聊天艺术。

  以前那些经验主义的事儿都被整理成了学科。

  是的,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了。在一瞬之间我们能接触的知识指数爆炸了。

  人类其实是一个效率很低的物种。还记得春节档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吗?

  

  在原作里,外星人震惊于人类通过声带震动发出声音,并用某膜状器官接收。

  我高中看这部小说。记得听到文章里说。

  外星执政官问“这种方式(声波传递)信息传输的速率是多少?”

  “大约每秒1至10比特。”

  “什么?!”旗舰上听到这话的所有人都大笑了起来。

  是啊,人家外星人当时都用遗传科技了,孩子一出生就能继承知识,一天就能把过往几十万年积累的知识一股脑的吃透。

  而咱们人类还要日复一日的上学。

  想想,还真的挺操蛋的。咱们几十年,不如别人几小时。

  还被当成大熊猫,圈了一个禁航区保护圈。

  其实就像外星人的大笑一样,咱们人类,尤其是中国人真的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中。

  更有效的学习工具出来之前。

  这种知识忧虑就是没解的。

  实际上二十几年前,

  一个二三线城市普通的中国家庭可能连电脑都没见过。

  教育孩子也没听过什么胎教,早教,外语启蒙之类的。

  这才二十年不到,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以指数级增长。

  因为你不学别人学了,你就什么都做不了。

  用老话说,这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03

  知识忧虑好不好啊?

  好啊,这是一种不满足。

  实际上大部分的人类成就都是因为不满足。

  但是这种不满足刚好又撞上了一个黑洞。

  黑洞是什么?黑洞就是把什么东西都吃进去,但是一分一毫都不会吐出来的玩意。

  对于现代中国人而言。

  投资教育就像是把精力和时间丢到黑洞里面去。

  不是说看不到回报,而是说回报实在是少得可怜。

  而且这几年,这个黑洞还越来越贪了。

  前几年,亲戚的孩子上幼儿园,说是准备送到一个特别好的幼儿园。

  后来才知道,这种好的幼儿园是需要面试的。

  要问你的孩子学过什么启蒙教育?智力测试是多少?

  甚至面试的过程都需要上培训班。

  这样的方式搞下去,教育的成本不走高才是怪事。

  记得前段时间,朋友给我转发了某些高校的声明。

  这些名牌高校似乎都有了减少高考直招的打算。

  或许大家不懂减少高考直招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大学也像幼儿园那种有面试。

  问你的孩子参加过什么社会活动吗?体会过外国的教育吗?

  咪蒙团队的寒门状元虽然是一个杜撰的笑话。

  但是当第一次看到这类的消息。

  还是感觉某些东西正在对社会的某些人关上了门。

  关门还不要紧,主要是门里面还有很多人造假,就实在没啥意思了。

  更别说国内高校对华侨生和留学生的优待了。

  99%中国人都考不起的清华北大,华侨生只需要考500多分的高一试卷,外国人只需要掌握几百个汉字就能顺便入读。

  还被捧成“国际教育”的宝贝疙瘩。

  而这种现象在二三线学校更加明显。

  在读生帮留学生打扫宿舍?院系你的漂亮女生陪着学院领导接待留学生?

  这感情好,花钱读书就被安排干这种事儿。

  04

  之前跟客户聊希腊项目。

  就像大部分人一样,聊到这个项目,就想到希腊的经济。

  什么叫摇摇欲坠。

  前几年的希腊,那就是正儿八经的摇摇欲坠。

  毫不夸张的说,当时希腊的经济情况,你给我说这个国家解体了我都不会带半点惊讶的。

  那岂不是让客户去"希腊买房移民"不是忽悠吗?

  这就春晚葛优的小品一样,骗人吗?

  但是实际上,希腊的买房,就算咱们不谈还需要观望的经济回暖。

  希腊的教育资源同样值得关注。

  我们且不说这个地中海小国一直以来被视为欧洲文明的起点,本身就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学府。

  就光说通往欧洲各国的欧盟身份,其实就能在教育中提供很多便利。

  欧洲很大一部分的国家都施行免费教育,部分还未这项福利的国家也在试行免费教育。

  而进入大学的压力也并不会很大。

  而如果你的孩子有天分。

  甚至不需要你出钱,欧洲教育体制就决定了会把99%的教育资源倾向于这些孩子。

  所以我也经常会把希腊买房比喻为买学区房。

  房子再不行,他的土地性质也是学区啊。

  而这才是希腊买房的真相。

  何况买房不是还送了地中海风景吗?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