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年味--Sunny在新加坡的第5年,带女儿回国过年,小孩的世界年味最浓
新年好!我是小美,首先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的关注和信任,新的一年,祝愿大家心想事成,每个人都能收获“鼠”不尽的惊喜和快乐!也希望未来能继续给大家传递更多行业资讯,2020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这个春节,特别策划了《记忆中的年味》这一专栏,邀请了海外的一些朋友,和大家分享他们的“中国年”,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好,我叫Sunny,今年是我在新加坡的第5年,也是我在新加坡过的第2个中国年。
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最想念的是家,中国人又特别重视团圆,所以,一般情况下,能回国过年我都会回去。
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是去年新年,我带着2岁的女儿回老家,一个北方的小县城。突然从夏天(新加坡全年夏天)过度到冬天,本以为小家伙会不适应,但没想到她兴奋得不得了,对新鲜事物也充满了好奇。
大年初一早晨,我给女儿穿上喜庆的拜年服,扎上红头绳,小家伙立刻兴奋地跳起来,边跳边唱新年歌:“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
孩子对新年的热爱,是本能。想起小时候,每到过年,自己都无比兴奋,大概是从初中开始,过年的吸引力就没那么大了。一直以为是年味越来越淡,但是自从有了女儿,我才明白,不是年味淡了,而是我们成年人的满足欲高了。
巧的是,去年回国过年,还赶上了一场大雪,银装素裹下的新年更有一番风味。女儿对一切都新奇,挂起的大红灯笼、家门口的对联、亲戚朋友的问候、路边的小吃摊……在她小小的脑袋里,这些都给了她留下了过年的印象。
今年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回国过年,心里有一丝丝的失落。其实,作为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春节,在新加坡也是一个大节日,节日氛围也是热闹得不要不要的。临近春节之前,新加坡各大巴刹(市场)都会摆出年货摊,福字、挂坠、摆件、春联等应有尽有。趁着节日的氛围,不止华人,其他国家的人也会一起买年货。
新加坡的春节保留了很多中国传统的节目,比如舞龙、舞狮、花灯、还有踩高跷等表演。除了这些传统项目,新加坡也有很多跟中国不一样的地方。比如,交换桔子。桔有“吉”之意,广东话中“柑”与“金”同音,所以过年走亲访友,大家带的最多的礼物就是柑桔,寓意“大吉大利”。
还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就是捞鱼生。就像国内过年吃饺子一样,新加坡过年必备的一道菜就是鱼生。捞鱼生就是把各种有寓意的食材都放在一起,然后大家拿着筷子高高挑起。鱼代表“年年有余”,芝麻、花生表示“荣华富贵”、酱汁代表“甜甜蜜蜜”,大家边捞还要边喊一些吉利的话,代表对新的一年的祝福。通常大家会弄得“桌面狼藉”,这代表“遍地黄金”,福运多到溢出来。
春节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隆重的节日,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大家都会彼此送上满满的祝福,尤其是在一个华人比较多的国家。
我在新加坡祝愿所有的小伙伴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事如意!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