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诱发“越南泰国厂房出租热”,跨国供应链转移缓慢中前行
自中美贸易战“开打”以来,关于在华制造企业外迁东南亚的话题一直没有断过,事实上这一现状已经无法避免。
美国时尚背包零售商Fred Perrotta正是外迁队伍中的一员,Fred Perrotta花了4年的时间在中国建立起了自己的供应商网络,然而在美国宣布对几乎一半的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后,他就开始在其他国家寻找供应商。
Fred Perrotta表示,即使中美休战,外迁进程也已经无法逆转。行业专家表示,这是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最大一次跨境供应链转移。而且这一转移正在引发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企业们都希望能够在中国周边国家找到合适的替代技术、设备、工厂来建立新供应链。
“每个人都很紧张,手忙脚乱的,”Perrotta说。
Perrotta还表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其公司可能转移所有在华制造到周边国家。一部分是出于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更多、更高关税的担忧,另一部分是担心中国周边国家供应链无法承担过多订单,只能服务于“先到者”。就目前的形式来看,越南和泰国正在成为转移企业的首选目的地,但事实上,这些国家在劳动力、基础设施、技术等方面的能力都还相当局限。
企业活动频繁,“求生意志”强烈
据路透社表示,近几个月来亚洲各地出现了一股企业活动热潮,企业高管与官员会面频繁,多个工业园区迎来大量访客,工厂们接到了大量样品提供需求。
为了降低关税带来的风险,香港上市家具制造商敏华控股早在6月,就以6800万美元收购了一家越南工厂。本月早些时候,该公司还表示计划在2019年底将其厂房总建筑面积扩大近两倍,达到37.3万平方米。
越南工业地产开发商BW Industrial表示,自2017年10月以来,厂房租赁询问量激增,其公司所有工厂现已全部出租。BW Industrial销售经理Chris Truong表示,租下工厂的制造商来自世界各地,但都在中国有产品生产工厂,目前这些企业都表现希望能尽快开始生产。
泰国电子产品和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SVI Pcl也表示,该公司近期与4个有在华业务的客户达成了总价值约为1亿美元的新交易。“中美贸易战对我们有利,”SVI Pcl首席执行官Pongsak Lothongkam表示,“目前已经有很多公司与我们接洽,我们需要理清优先顺序。”
东南亚最大的印刷电路板制造商KCE Electronics首席执行官Pitharn Ongkosit也表示,已有多个美国企业与该公司接洽,表示希望寻找一家新的供应商来取代中国的供应商。“这是一个好机会,很多客户联系我们,询问产品和价格。但目前还没有敲定订单,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Pitharn Ongkosit说。
Stars Microelectronics Pcl是泰国另一家电子产品制造服务提供商,该公司表示已经接到了新的业务。“近期就会有2到3家公司将其在中国的生产基地搬到这类,”该公司执行长Peerapol Wilaiwongstien说。
除了,泰国和越南,柬埔寨也引起了不少企业的兴趣。位于新泽西州帕西潘尼的自行车制造商Kent International Inc已经打算将在中国生产业务转移到这个东南亚国家。“美国是我们非常大的市场,除了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出去别无他法,”该公司首席执行官Arnold Kamler表示。
“采购转移实属被迫”
事实上,中国经济正在朝着服务业、消费和高科技生产转型,国外企业的采购转移只是加速了这一既定趋势的发展。
美国服装鞋业协会(American Apparel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