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国家

移民美国,毕业耶鲁和芝大,97岁老爷爷成诺贝尔最年长获奖人!

  当地时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M·斯坦利·威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奖励他们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贡献。

  

  看了几位得奖者,很多人被Goodenough(直译:足够好)的名字带拐弯。有网友说,这不就相当于叫“约翰棒棒哒”,还有的说也可以叫“棒约翰”,另外“差不多得了”也是这意思。

  耶鲁大学数学系毕业,芝加哥大学物理博士,杨振宁的同学,麻省理工大学研究学者,一个横跨三大学科、三十岁高龄踏入科研的学者。97岁的约翰·B·古迪纳夫是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机械工程系教授、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是钴酸锂、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发明人,锂离子电池的奠基人之一,通过研究化学、结构以及固体电子/离子性质之间的关系来设计新材料解决材料科学问题。被业界称为“锂电池之父”。他也是至今为止诺贝尔奖的最年长获奖者。

  

  1922年7月25日, Goodenough出生于德国耶拿,"移民美国"。1940年考上耶鲁,因为跟家里关系不好,父亲只给了他35美元(当时耶鲁学费一年900美元), Goodenough自此没问家里要一分钱,靠给有钱人家的孩子当家教赚学费和生活费。进耶鲁后,他开始选了很多乱七八糟的课,还去上过古典文学课,最后定方向时选择了数学,因为他从小患有阅读障碍,涉及到太多阅读的课程就都被排除了。二战后爆发后,他本来打算和朋友一样去报海军陆战队,但被数学老师叫去说“不要当大兵,我们需要懂数学的人做战争气象预报”,所以没上前线,到太平洋一个小岛上收集气象数据。之后又考上了芝大物理系研究生,当时是恩里克·费米(就是那位“原子能之父”)在管,结果费米一上来就给新生安排了一个32小时的超级大考试,每天8小时,连考4天。结果 Goodenough 第一次考试挂科了,于是又考了第二次才过,最后总共考了64小时。在芝大物理系,他选了Zener(齐纳,电气学宗师级人物)当导师。Zener的开场白是:“现在你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找到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把它解决掉。祝好运。”于是他选了凝聚态材料,这辈子再没离开过。

  Goodenough 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然后去了MIT的林肯实验室工作,拿着军方预算做了24年的材料物理研究,做出了最初的RAM内存所用的材料。

  后来由于预算被砍,54岁时他开始重新找工作。最终得到了牛津的offer,进入牛津大学任教授并作为无机化学研究负责人,开始做电池。

  57岁时找到了钴酸锂材料,但因为牛津不愿帮忙申请专利,后来专利被索尼买走继续开发,成为了今天各种便携设备电池的基础。

  今天锂离子电池至少价值350亿美元,但 Goodenough 没有拿到钱,不过他本人对此事倒是毫不在意,“反正我做这个的时候也不知道会这么值钱……我只知道这是件我应该做的事情。”

  

  他赶在64岁时(因为牛津有65岁强制退休政策),去了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继续做科研。后来,他又做出了锰酸锂电池,使用在许多电动车里。

  75岁时,他又做出了新的材料磷酸铁锂,常用于电动工具里。

  90岁,他开始研究固态电池。

  97岁,他获得2019诺贝尔奖化学奖。

  不少人年过半百,就想赶紧退休享受天伦之乐,而97岁高龄的 Goodenough ,依然奋斗在科研第一线。 超过一米九的身高,体格硬朗。或许得益于二战老兵的身份,他生活规律、饮食节制、阅历丰富,对生活和科研都充满热情。Goodenough 的学生韩建涛教授说,他加入实验室时,教授已经85岁的高龄了,但比实验室的很多同学要更勤奋:每天早上7:30准时到实验室,中午半块赛百味三明治,没有午休,持续工作到下午5:30,结束一天的工作。直到他离开UTAustin,Goodenough 教授都在自己开车上下班,近几年才找了专职司机。

  人过90,对研究的热爱丝毫不减,每天都工作不息、步履不停、兢兢业业,不敢停也不想停,这是教授口中自己长寿的最大秘诀。

  他曾说自己一直像只乌龟,爬得缓慢,但最终会到终点。开始或许有先有后,胜利却没有先后,永远只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他的学生黄云辉50岁生日的时候,他写了这样一段话:‘Yunhui, 50 years is only the beginning. Happy Birthday(50岁只是一个开始,生日快乐)。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兢兢业业搞科研的教授,在生活中也非常浪漫幽默。Goodenough 教授的夫人患有老年痴呆症,但他出席活动都会带着夫人。有一次活动,老夫人不断问自己的包带了没有、放在哪里了,老先生就非常耐心、用特有的老绅士浪漫跟夫人说,“你没带包,你只带了自己的美貌”。

  他每天长时间工作,极其认真。但妻子生病后,他每天都会提前一点下班回家。照顾家中的妻子,是唯一能让他从科研中抬起头、提前回家的动力。90岁的时候,他的学生给他送了一副他和妻子合影的苏绣,他特别喜欢,一直挂在家里,打算把它捐献给学校将来展示做纪念。他的太太比他小两岁,已经于2016年92岁去世,两人没有子女,Goodenough 教授把所获得过的各项奖金全部捐给了学校,他说他不需要钱。

  5年前,92 岁的 Goodenough 在接受采访时说,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解决全固态电池的问题。伴随着他独有的奇怪的笑声,Goodenough 说:我只有 92 岁,我还有时间。

  我们也希望这位永远不觉得锂电池 good enough 的 Goodenough,能有更多时间。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