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掌握了哪些中国没有的核心科技?
1.高端仪器。比如示波器、频谱仪、逻辑分析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
可以说,能造出高性能仪器的国家,就有能力制造高性能雷达。
这些仪器最关键的部件是模拟前端、模数转换芯片(AD/DA)和信号处理部分。模拟电路设计的最高水平主要就体现在仪表仪器的设计上(可能有争议,欢迎讨论)。很多现在领先的仪器公司在冷战期间深度参与了美国军方雷达项目,提供测试仪表、雷达信号源等仪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相当一部分公司现在还在做雷达组件。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时候,捐赠的一个卫星地面站用的就是泰克的设备。
世界上最好的仪器生产商有美国的安捷伦(现在叫keysight)、泰克和德国的罗德施瓦茨,国内做的最好的当之无愧是普源(41所也不错?本人没有用过)。我之前用过普源所谓的高端示波器,讲真,还是跟安捷伦泰克这种大厂有相当差距。至于频谱仪和网络分析仪差距恐怕就更大了。但是即便如此,普源在我看来也是一家技术积淀非常深厚的公司,当之无愧的高技术,比中关村很多骗投资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这其中的差距不但有经验和技术积累的问题,也有关键芯片禁运的问题。高性能高速高精度ADC/DAC是美国禁运的,这是高性能仪器和高速雷达的关键组件,决定精度的。安捷伦这种顶级厂商会自己设计一些模拟芯片,但是并不对外销售。虽然国内有不少号称量产的高速ADC,但是量产的并且市面上能见到的还是有点少。某次拿到苏州一个公司的样片,简直跟ADI某型号一模一样,连管脚都是一样的,性能嘛。国内有些仪表还在用双片交替采样的方法提高采样率,也是无奈之举。
无法测量到精确的数值,就找不到问题,很多项目就没法推进下去。
2.电阻/电容/电感元件。
很多人说:切,阻容元件有什么技术含量。觉得电容电感元件很基础、很低端,毕竟已经比白菜便宜很多了。不信你看:
1.5一包100个,便宜不便宜?说是1%精度很可能根本达不到。1块五毛连一个包子都买不了,但是可以买100个电阻,可以养三个五毛(划掉)。
简单的东西想要做到高精尖也不是那么容易。
音频发烧友都知道,不同品牌的大电容经常能出不同风格的声音,即便是参数完全一样。在学校里学的集总参数电路当中,同样电容值的电容器都被抽象成了完全一样的。但实际上不同生产厂家的电容器,充放电速度等细微参数会有差别,这样的差别会在HiFi系统被放大。(顶级的电子元件供应商,会给相应型号的电容提供datasheet,各种特性曲线非常一目了然)
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元件参数的数值发生变化,所谓的“温漂”。不光温度,湿度的变化,光照变化,甚至电路板焊接过程中导致电路板压缩和拉伸产生的“应力”,都会影响元件参数。在很多雷达工作的2~3Ghz频段上,电容值因为环境变化漂个0.2pF(注:p是比n纳米更小的单位),谐振频率跑到姥姥家去,你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为什么手机上的电容电感和SAW滤波器喜欢用村田制作所的?因为他家的贴片元件参数更稳定更精确,电感的Q值更高。他家在材料上下的功夫,是国内一般厂商比不了的。
军用(宇航)级别的表贴精密箔高精度电阻可以达到万分之一的精度(0.01%),温漂不到0.2ppm。精密箔做的最好的是美国VPG的,也是用的最多的。超高精度电阻可以达到十万分之五的精度(0.005%)。
电子元件的性能主和材料有关,需要材料科学的支撑,但是更仰赖制造工艺。
现在最先进的精密箔电阻制造技术依赖于表面光刻电阻图形来进行调阻,把合金贴片黏在陶瓷基板上进行应力平衡来抵消温漂。一边测量一边调阻,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做一做就知道有多少技术含量了。
一个小小的电阻都可以有这么多学问,什么叫工业基础?这才叫工业基础!而不是那些依靠剥削劳工、污染环境、恶性竞争来获益的僵尸企业。
未完待续.....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