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案例

重庆百万移民的故事简介

重庆百万移民的故事是中国现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移民工程之一,主要围绕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展开。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一、背景与规模

三峡工程自1992年启动,为应对水库蓄水淹没区域,重庆库区需搬迁人口131万,占三峡移民总量的85%以上。移民涉及重庆、湖北两省市共21个区县,搬迁规模在世界水利史上空前。重庆作为移民核心区,承担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艰巨任务,并因此成为直辖市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

二、移民进程

  • 分期实施(1993-2009年):
  • 移民分为四期完成,对应水库蓄水水位逐步提升至175米。至2009年,累计完成搬迁安置,复建城市、集镇及工矿企业。

  • 安置方式
  • 就近后靠:约65%的移民在库区高海拔区域重建家园,如巫山县大昌镇移民黎远藩夫妇通过开垦荒山种植柑橘实现致富。
  • 外迁安置:19.62万农村移民迁至上海、广东等11个省市。例如“三峡外迁移民第一人”徐继波携家乡黄桷树扎根上海,成为移民精神的象征。
  • 三、挑战与成就

  • 牺牲与奉献
  • 移民干部如冯春阳因公殉职,普通移民变卖故土财物,含泪告别祖辈生活的土地。外迁码头、车站的离别场景成为时代记忆。

    重庆百万移民的故事简介

  • 经济发展
  • 通过开发性移民政策,移民逐步融入新环境。例如云阳县移民项玉辉在垫江县创办养殖公司,带动村民致富;库区城市通过国家资金和对口支援实现经济转型,2016年后城市风貌对比显示显著发展。

    四、文化与精神遗产

  • 移民文化载体
  •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收藏移民实物4806件、照片3156幅,通过数字墙、移民票据等展品铭记历史。如《峡江图考》由云南移民捐赠,展现移民对文化的传承。

  • 精神内核
  • 移民精神被概括为“同心许国、负重自强”,成为中华民族集体奉献的象征。移民回访时目睹库区巨变,感慨“付出没有白费”。

    五、历史意义

    百万移民不仅保障了三峡工程成功,更推动了重庆城市化进程。移民催生了重庆直辖,带动300万人口脱贫,重塑了城市兼容开放的文化特质。其经验为全球大型工程移民提供了“中国方案”。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