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家是如何卷款移民的
资本家卷款移民的操作方式通常涉及复杂的资本转移手段与移民政策漏洞的结合,以下是其核心路径及典型案例分析:
一、资产转移与法律规避
1. 离岸信托与空壳公司
资本家通过设立离岸信托和境外空壳公司,将国内资产包装成合法投资或商业活动,逐步转移至海外。例如,马云、刘强东等企业家通过离岸信托保护资产,即便国内面临法律纠纷,海外资产仍不受影响。潘石屹夫妇向哈佛、耶鲁捐赠巨额资金以换取子女入学资格,同时将资产转移至美国信托。
2. 虚构投资或贸易
部分资本家利用虚假贸易合同或虚报投资金额,通过地下钱庄或跨境贸易渠道转移资金。山西“德御系”田文军通过伪造公章和行政文件,从金融机构骗取贷款2700亿元后潜逃英国,并将资金投入英国学生宿舍等房地产项目,形成持续收益。
二、移民政策漏洞利用
1. 投资移民计划
通过参与投资移民项目(如香港“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以购买房产、债券或捐赠等方式获取居留权或国籍。例如,香港张玉族在20世纪80年代抛售物业套现超100亿港元后移民澳大利亚,其资产转移通过地产交易完成。田文军夫妇则通过英国投资移民计划获得身份,并在当地购买高端住宅及学生宿舍资产。
2. 身份“漂白”与多重国籍
资本家通过投资入籍(CBI)项目快速获得他国护照,更改身份信息以切断与原籍国的关联。OECD报告指出,部分司法管辖区允许申请人以虚假姓名或出生信息入籍,便于隐藏犯罪所得并逃避引渡。例如,张玉族通过新加坡等低税率国家转移资产并转换身份,规避国内监管。
三、跨国洗钱与资产隐匿
1. 利用金融监管差异
选择金融监管宽松的国家进行资产配置。例如,新加坡的低税率(个人所得税率最高20%)吸引资本家将收入转移,而英国允许通过等渠道“洗白”现金。
2. 家族成员分散资产
将资产分散至配偶、子女名下,或通过家庭团聚移民计划转移财富。田文军夫妇在英国设立多家公司,通过亲属持股和复杂股权结构隐藏资产。
四、典型案例与后果
五、监管应对与挑战
各国正加强打击此类行为,如英国NCA冻结田文军资产并推动民事追缴,中国限制个人外汇额度至5万美元/日并加强审查。跨国司法协作不足、中介机构合规缺失(如移民中介重佣金轻审查)仍是主要障碍。
资本家卷款移民的本质是资本全球化与法律属地化矛盾的产物,其成功依赖对政策漏洞的精准利用和跨国资源网络。未来,国际联合监管与透明度提升将是遏制此类现象的关键。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