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资讯

襄阳市南水北调移民安置

襄阳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移民安置区,承担了丹江口库区外迁移民的接收任务。以下是襄阳市移民安置的主要情况及相关信息:

一、移民安置规模与分布

1. 接收人数

襄阳市南水北调移民安置

襄阳市累计接收安置南水北调外迁移民5361户,共计22855人。其中,襄州区(原襄阳县)接收移民1618户7009人,安置在龙王镇、伙牌镇、黄集镇、石桥镇等地的11个安置点。例如:

  • 龙王镇:松树坡村、柏营村、白集村。
  • 黄集镇:富庄村、青山村、清凉寺村(村)。
  • 2. 安置政策与措施

  • 土地调整:通过流转老居民承包地、农场土地等方式,确保移民人均耕地不低于1.5亩,土地质量与当地居民相当。
  • 住房保障:统一规划建设移民新村,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并优先完成“三通一平”建设。
  • 包保服务机制:建立区镇两级干部包保责任制,确保移民搬迁后的生活稳定。
  • 二、移民后续发展

    1. 经济转型与增收

  • 土地流转与务工:90%以上的移民土地通过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移民可获租金收入(500-800元/亩/年),并就近务工增加收入。
  • 特色农业与旅游:襄州区引导移民发展樱花种植、生态采摘等产业,打造现代农业基地。例如,龙王镇松树坡村通过“樱花观光+乡村旅游”模式,成为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
  • 2. 公共服务配套

  • 移民新村配备医疗、学校、党员活动中心等设施,生活便利性显著提高。
  • 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7%),改善汉江沿线生态环境。
  • 三、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襄阳市南水北调移民安置

    1. 生活成本增加

  • 移民搬迁后,水、电、燃料等支出增加,部分家庭因无法自给自足导致基本生活成本上升。
  • 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培训缓解经济压力,如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和劳务输出。
  • 2. 生态环境压力

  • 汉江水量减少导致灌溉困难和水质问题。襄阳市推动节水措施,并争取国家补偿资金用于生态治理。
  • 3. 社会融入问题

  • 部分移民因文化差异和社交网络断裂面临适应困难。通过组织社区活动、加强文化融合项目促进移民融入。
  • 四、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1. 补偿与资金争取

  • 襄阳市曾上报190亿元生态补偿需求,但实际获批仅13亿元,需持续争取政策倾斜。
  • 2024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与枣阳市(襄阳市代管)合作,计划通过水利项目进一步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
  • 2. 长期发展目标

  • 推动移民村向“宜居宜业”转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特色产业,如生态旅游和农产品深加工。
  • 襄阳市通过系统性安置政策和后续产业扶持,实现了移民“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的阶段性目标,但仍需在生态补偿、社会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移民新村的成功转型(如松树坡村)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