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资讯

脱贫攻坚移民和移民后扶

脱贫攻坚移民与移民后扶政策是我国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搬迁安置与后续扶持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以下是相关政策的综合梳理:

一、脱贫攻坚移民政策要点

1. 搬迁对象精准识别

重点针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例如居住在深山、石山、地质灾害频发区的群众。广西提出2016-2020年计划搬迁100万人,并明确搬迁对象以户主签字确认的实施方案为准。

2. 多样化安置方式

  • 集中安置:依托县城、产业园、重点镇或乡村旅游区建设安置区,例如广西通过“三级联动”模式引导有劳动能力的移民进县城或乡镇安置。
  • 分散安置:包括插花安置(回购空置房)和投亲靠友等方式,迁入地需在户籍转移、社保等方面提供支持。
  • 特殊群体兜底:对无劳动能力的“五保户”、残疾人等,采取敬老院、保障性住房等差别化安置。
  • 3. 阶段性目标与资金保障

    例如广西分年度完成搬迁任务,2016年搬迁30万人,后续逐年推进,并统筹中央和地方资金支持安置区建设。

    二、移民后扶政策核心内容

    脱贫攻坚移民和移民后扶

    1. 资金投入与分配机制

  • 2025年江苏省提前下达移民后扶资金6.82亿元,重点用于基础设施提升、产业扶持(如“一村一品”产业园)和技能培训。
  • 云南沾益区2025年计划实施12个后扶项目,投入2631.45万元,覆盖基础设施(道路改造)、产业融合(农文旅园区)及就业培训。
  • 2. 产业发展与就业支持

  • 产业融合:发展“飞地经济”,打造农产品产业园和乡村旅游区,例如黔南州支持安置区发展光伏产业和民族特色工艺。
  • 就业帮扶:通过公益性岗位(每年8000个以上)、职业技能培训(如黔南州每年3000万元支持帮扶车间)促进移民就业。
  • 3. 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

  • 兜底保障:贵州省对搬迁群众实施低保动态管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重病患者可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并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1500元/人)。
  • 公共服务提质:完善安置区教育、医疗设施,例如黔南州将安置区学校纳入集团化办学,社区卫生室接入医保系统。
  • 4. 社区治理与文化融入

  • 强化基层党建,建立“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推动智能化社区管理(如“雪亮工程”)。
  • 通过“文明家庭”“移民故事会”等活动增强文化认同,促进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
  • 三、成效与挑战

    1. 成效

  • 广西通过后续扶持累计脱贫25.59万人,实现每户至少1人稳定就业。
  • 水库移民政策通过避险解困、产业扶持等措施,确保2020年贫困移民同步实现小康。
  • 2. 挑战与建议

  • 债务风险:需防范移民安置中的资金使用风险,加强项目绩效管理。
  • 可持续发展:需衔接乡村振兴战略,例如沾益区提出“产加销贯通、三产融合”的长期发展路径。
  • 脱贫攻坚移民与后扶政策通过搬迁安置、产业培育、社会保障等多维度措施,有效解决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难题。未来需进一步强化资金监管、产业创新和社会融入,确保移民群体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中持续受益。更多细节可参考相关政策文件。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