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国家

移民管理局防范疫情工作

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及香港特区在不同阶段的疫情防控政策,以下是移民管理局在防范疫情工作中的主要措施和调整方向,结合最新信息整理如下:

一、出入境管理优化与动态调整

1. 有序恢复出入境服务

移民管理局防范疫情工作

  • 自2023年1月8日起,国家移民管理局恢复受理中国公民因旅游、访友等事由的普通护照和赴港签注申请,同时恢复外国人签证延期、口岸签证签发等业务。
  • 香港于2022年12月取消入境强制核酸检测和“疫苗通行证”,但仍维持“口罩令”。
  • 2. 加强通关保障与流量监测

  • 在春节等高峰期,通过增开通道、延长办公时间、优化流程等措施保障通关效率,确保中国公民出入境排队不超过30分钟。
  • 实时监测口岸流量,与民航、交通部门联动,提前制定应急预案。
  • 3. 国际协调与对等措施

  • 针对部分国家对中国公民的歧视性入境限制(如韩国、日本),国家移民管理局暂停签发相关国家公民口岸签证及过境免签政策,强调防疫措施应科学适度。
  • 二、防疫措施与健康管理

    1. 健康码与健康申报

  • 香港与内地推动“健康码”互认,2021年推出“香港健康码”,要求抵港人士通过电子健康申报系统提交检测结果,并在抵港后自我监测健康状况。
  • 2023年后撤销抵港核酸检测要求,但仍建议旅客抵港后5天内每日自测抗原。
  • 2. 隔离与检疫政策调整

  • 疫情初期(2020-2022年),香港对入境人员实施14天强制检疫,后期逐步缩短为7天酒店隔离加7天自我监测,并取消高风险地区名单。
  • 国家移民管理局提醒旅客关注目的地防疫政策,如部分国家要求行前核酸检测或阳性隔离措施。
  • 三、公共卫生合作与应急响应

    1. 跨境联防联控

  • 内地与香港建立专班机制,协调口岸管理、健康码对接及应急响应,确保疫情信息互通。
  • 粤港澳三地加强疫情通报合作,如发现不明传染病立即互相预警。
  • 2. 强化医疗与检测能力

  • 香港卫生署成立卫生防护中心,整合传染病监测、防控和研究,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 机场及口岸设立临时检测中心,对抵港人员实施快速筛查,减少社区传播风险。
  • 四、长期防疫与社会管理

    1. 持续动态调整政策

  • 根据疫情发展,香港多次延长“限聚令”和口罩强制令,2023年后逐步取消社交距离措施,但保留公共场所口罩要求。
  • 国家移民管理局动态评估国际疫情,灵活调整签证和入境政策,平衡防疫与人员往来需求。
  • 2. 公众教育与宣传

    移民管理局防范疫情工作

  • 通过网站、政务新媒体发布“两公布一提示”(客流预测、准备措施、注意事项),引导公众合理安排行程。
  • 国家移民管理局及香港特区的防疫策略经历了从严格管控到逐步开放的转变,核心是通过动态调整出入境政策、强化口岸管理、推动健康码互认、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既保障人员往来需求,又防范疫情输入风险。当前(2025年),重点已转向常态化防控与精准施策,如优化人才引进计划时兼顾防疫要求,同时通过科技手段提升通关和健康管理效率。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