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国家

移民科学家被引用率最高

根据《自然》杂志2017年的一项研究,移民科学家的学术论文被引用率显著高于非流动学者,这一现象揭示了科研流动性与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密切关联。以下是关键发现与分析:

1. 移民科学家的高被引率现象

  • 数据基础:研究分析了2008-2015年间的1400万篇论文,涉及1600万名作者。其中约4%为“移动学者”,包括两类群体:
  • 旅行者(73%):保留原单位职位的同时获得国际职位;
  • 移民者(27%):放弃原职位移居国外。
  • 引用优势:移民者的论文被引率最高,即使在调整作者贡献比例后仍显著高于其他群体。整体而言,移动学者的被引率比非流动学者高40%。
  • 2. 区域差异与增幅对比

  • 东欧与北美的对比:东欧学者在跨国流动后,论文被引次数增长高达173%,而北美学者仅增长约11%。这可能与东欧学者通过流动获得更多国际合作机会和资源有关,而北美原本具备较高的科研基础。
  • 流动性对学术可见度的促进:跨国流动可能提升学者在学术网络中的节点地位,增加论文传播范围和合作多样性,从而推动引用增长。
  • 3. 研究解释与局限性

  • 因果关系辨析:主要研究者Cassidy Sugimoto指出,高被引率并非完全由流动性直接导致,而是已有学术成就的学者更易获得流动机会。即“高被引记录”与“流动性”之间存在双向强化关系。
  • 研究局限性:该研究仅关注跨国流动,未涵盖国内流动;且7年的时间跨度可能不足以全面反映长期趋势。
  • 4. 政策启示与争议

  • 反移民政策的影响:例如美国的旅行禁令可能阻碍短期学术交流,抑制国际合作。研究强调短期访问对科学合作的重要性,建议政策制定者需权衡限制措施的科学代价。
  • 科学全球化的呼吁:研究结论强调“科学是全球性活动”,鼓励学者流动以促进知识共享与创新。
  • 5. 其他相关观察

  • 高被引的潜在操纵风险:尽管移民科学家的高被引多源于学术质量,但也有案例显示存在引用操纵行为(如强制自引或合作互引),例如生物物理学家周国城因操纵引用被学术期刊除名。不过这类行为并非普遍现象,需结合具体背景分析。
  • 全球榜单的印证:后续研究如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显示,跨国合作频繁的学者更易上榜,间接支持流动性对学术影响力的提升作用。
  • 移民科学家的高被引率反映了学术流动性与国际合作的积极效应,但也需警惕政策限制和学术不端对数据的干扰。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流动性对不同学科、性别和职业阶段学者的差异化影响,以完善科学评价体系与政策设计。

    移民科学家被引用率最高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