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请条件

1. 搬迁对象范围
建档立卡贫困户:需易地搬迁的农村贫困人口,需由扶贫部门提供精准名册。
避灾移民:居住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山洪频发区等危险区域的农户,需由国土或水务部门认定。
生态移民:生活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农户,由环保部门认定。
其他类型:因重点工程、城镇化建设等需搬迁的农户。
2. 优先条件
住房条件差(如危房、土坯房)或人均耕地不足,资源匮乏。
家庭无稳定收入来源,交通不便,远离城镇。
二、补助标准
1. 住房补助
易地扶贫搬迁:
集中安置:人均补助2.5万元(直接拨付至建设单位)。
分散安置:人均补助1.5万元(直接发放至户)。
非贫困户同步搬迁:
集中安置:2-4人户每户补助3万-5万元,5人及以上户补助5万元。
分散安置:每户补助3万元。
2. 旧宅基地腾退补偿
砖混结构:≤360元/㎡;土木结构:≤280元/㎡;简易房:≤80元/㎡。
拆除奖励:签订协议并拆除旧房的,人均奖励1.5万元。
3. 其他补助
圈舍、厕所等构筑物一次性补偿≤1500元/户。
搬迁后就业培训、产业扶持等配套政策。
三、申请流程
1. 对象识别
贫困户:由扶贫部门提供名单,镇(办)与农户签订《搬迁协议》。
其他类型:户申请→村组评议公示→镇(办)复审→县区认定→签订协议。
2. 材料提交
需提供:身份证、户口簿、贫困证明、旧房照片、土地确权证、搬迁申请书等。
3. 审核与公示
村级初审公示→镇级复审公示→县级部门审批→市级备案。
4. 资金发放
补助资金由县财政直接拨付至农户账户或建设单位,避免中间环节克扣。
四、注意事项
1. 住房面积限制

易地扶贫搬迁:人均≤25㎡,最大户型≤120㎡。
特困户“交钥匙”工程:人均≤20㎡,免费住房≤60㎡。
2. 禁止重复享受
同一家庭符合多种搬迁类型的,按“就高不就低”原则补助,不重复计算。
3. 后续保障
搬迁后原土地可流转或退耕还林,保留承包权。
配套教育、医疗、就业服务(如社区工厂、电商培训)。
五、政策咨询渠道
县级扶贫办/移民局:负责具体政策解读及申请指导。
村委会/镇(办)政务大厅:提供申请表格及初审服务。
线上查询:可通过地方官网(如商洛市、南江县等)获取最新细则。
如需进一步了解本地化细则(如跨区域安置、商品房结合政策),建议直接咨询属地移民搬迁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