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章立制的背景与意义
1. 政策要求
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下,移民管理需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提升治理效能,如《国家移民管理机构执法执勤监督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的出台,强化了执法流程监督与廉政风险防控。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移民工作优化服务流程、深化国际合作,推动移民治理现代化。
2. 实践需求
针对移民管理中的跨境犯罪(如非法移民、人口贩卖)、执法规范性问题(如勤务组织漏洞)等挑战,需通过制度填补监管空白,提升执法透明度。
国际合作与区域治理机制亟需制度化支撑,如2023年《地区移民治理倡议》提出的16项措施,需转化为国内配套制度。
二、建章立制的核心方向
1. 强化权力运行监督
规范执法流程:建立勤务派遣审批、全程使用、涉案财物管理等制度,杜绝“暗箱操作”。例如,陕西移民搬迁集团通过《办案人员回避制度》《借调人员管理制度》等堵住廉政风险漏洞。
完善监督体系:推行“第一议题”制度(优先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建立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联动监督机制,强化政治纪律执行。
2. 优化服务与管理体系
便利化改革:推动出入境证件身份认证电子化,通过实名认证、实人认证等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如《出入境证件身份认证管理办法》明确认证标准与流程。
移民社会融入:构建语言培训、法律援助、文化适应等支持体系,促进移民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者,响应全球移民治理倡议。
3. 深化国际合作机制
多边协作制度:建立跨境犯罪联合打击机制,如情报共享、案件协查、人员遣返等,参考2023年地区移民治理高级别研讨会成果。
区域政策衔接:在RCEP框架下制定商务人员入境便利化措施,推动“一带一路”人员流动绿色通道建设。
4. 加强队伍规范化建设
能力提升:通过《纪检监察工作指引3.0》等操作指南规范执法程序,结合定期培训强化专业素养。
纪律约束:制定《纪检监察干部“二十个严禁”》,严控特权行为,如公车私用、超标接待等问题,强化“三严三实”要求。
三、典型案例与经验借鉴

1. 陕西移民搬迁集团经验
系统性出台16项制度,涵盖学习教育、权力监督、风险管控等领域,如《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实施办法》细化问题线索处置流程,实现“抓早抓小”。
通过《保密制度》《办案人员回避制度》防范泄密与利益冲突,提升执法公信力。
2. 国际合作实践

2023年《地区移民治理倡议》提出信息互通、技术共享、联合行动等机制,为我国参与全球移民治理提供制度范本,如伪造证件鉴别技术共享、非法移民核查遣返协作等。
四、挑战与对策建议
1. 现存问题
制度执行存在区域差异,部分基层单位对数字化工具(如)使用不规范。
高技能移民引进、难民甄别等领域的法律配套仍不完善,需推动《出境入境管理法》向《移民法》升级。
2. 对策建议
建立制度执行评估机制,通过督察与绩效考核强化落实。
加快移民管理法治化进程,探索技术移民配额、难民临时保护等专项立法。
移民局建章立制需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引领,围绕“规范权力、优化服务、深化合作、严管队伍”四大主线,结合区域实践与国际趋势,构建系统完备、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为移民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引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