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哪些国家不用放弃了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越来越多人选择通过移民优化生活品质或拓展发展空间,而是否必须放弃原国籍往往成为关键考量。随着国际移民政策的多样化,双重国籍或事实性多重身份已成为可能。本文将从法律框架、地域分布、操作策略及潜在风险四个维度,系统解析哪些国家允许保留原国籍,并探讨如何在这一复杂议题中做出明智选择。
一、法律框架下的双国籍国家分类
国际社会对双重国籍的承认存在三种模式:积极承认、间接承认、有条件承认。例如俄罗斯、巴西等国在宪法中明确支持双重国籍,属于积极承认;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虽未明文规定,但通过不要求放弃原国籍的实践形成间接承认。法国、墨西哥等则对特定群体(如技术移民)豁免放弃原国籍要求,属于有条件承认。
值得注意的是,约17个国家禁止公民放弃国籍,如阿根廷、卡塔尔、汤加等。这类国家的移民需特别谨慎,一旦入籍将永久绑定身份。例如阿根廷虽允许双国籍,但宪法规定其公民身份不可撤销,即使获得他国护照仍需履行纳税义务。
二、主流移民目的地的政策图谱
美洲地区
北美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允许移民者保留原国籍。美国国务院政策明确“除非主动声明放弃,否则保留公民身份”,其EB-1A杰出人才签证持有者常利用该政策维持双身份。加拿大更通过省提名计划(PNP)吸引技术移民,2025年职业移民配额达40,040个,且不要求放弃原国籍。
南美国家中,巴西、哥伦比亚等普遍承认双国籍。阿根廷虽禁止退籍,但允许与西班牙、意大利等签署双边协议的国家公民保留原籍,形成独特的“强制双国籍”现象。
欧洲地区
爱尔兰、葡萄牙等欧盟国家通过黄金签证计划吸引投资者,葡萄牙的35万欧元基金投资移民项目允许申请人在保留原籍的同时获得欧盟居留权。德国对特殊贡献者开放有条件双国籍,如科研人才可通过“蓝卡计划”在入籍后保留原护照。
东欧国家如匈牙利推出国债移民项目,投资25万欧元即可获得永久居留权,且不强制注销原国籍。西班牙与19个拉美国家签订互认协议,形成跨洲双国籍网络。
亚太与大洋洲
澳大利亚技术移民(如189签证)允许申请人在获得PR后保留原籍,其2024年政策调整后,STEM领域人才获批率提升30%。日本虽原则上主张单一国籍,但默认22岁前拥有双国籍者可在成年后选择。菲律宾、印度等国则完全承认双国籍,成为东南亚移民热点。
小国护照项目中,瓦努阿图以8万美元捐赠实现30天快速入籍,国家如圣卢西亚通过投资房地产保留原籍,但需注意2024年投资门槛已提升至20万美元。
三、策略选择与风险规避
在操作层面,“绿卡+原国籍”组合成为主流选择。例如通过美国EB-5投资移民获得绿卡而不入籍,或利用加拿大枫叶卡维持永久居民身份。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绿卡持有人中仅35%选择入籍,较2020年下降12%。
风险防范需关注三点:税务申报义务、兵役制度冲突、司法管辖权重叠。如韩国要求男性公民在37岁前完成兵役,双国籍者可能面临双重征召;美国实行全球征税,需通过Form 8938申报海外资产。
四、未来趋势与政策预警
欧盟正推动《全球居留权法案》统一移民标准,预计2026年实施后将强化税务信息交换机制。美国EB-5项目在2025年引入“乡村地区优先通道”,但排期风险仍存。国家集体提高投资门槛至20万美元,反映小国护照项目的政策收缩。
技术移民竞争加剧背景下,建议申请人优先选择“语言友好型”国家。例如加拿大CLB5(相当于雅思5分)即可申请省提名,而新西兰技术移民对雅思要求为6.5分。
总结而言,保留原国籍的移民选择需综合考量法律兼容性、身份实用性及政策稳定性。建议申请人建立“三维评估模型”:第一维度审查目标国双国籍法律属性,第二维度分析自身职业/资产匹配度,第三维度预判5年内政策变动概率。随着数字游民签证等新型身份出现,未来移民或将突破传统国籍框架,形成更灵活的身份组合模式。
参考资料:
- 全球双国籍国家分类及政策解读
- 美国EB-1A杰出人才移民政策分析
- 2025年美加移民配额与趋势预测
- 澳大利亚技术移民政策调整细节
- 小国护照项目投资门槛变化
- 双国籍税务风险与规避策略
article {max-width: 800px; margin: 0 auto; line-height: 1.8; padding: 20px;}
article h2 {color: 2c3e50; border-bottom: 2px solid 3498db; padding-bottom: 5px;}
article h3 {color: 34495e; margin-top: 25px;}
reference {margin-top: 40px; background: f9f9f9; padding: 15px; border-radius: 5px;}
reference ul {padding-left: 2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