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多方面的数据和案例分析,疫情期间及后疫情阶段,全球范围内确实出现了明显的移民意愿上升趋势,尤其是中国、印度等国家的部分群体。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中国移民趋势及原因
1. 搜索指数飙升与地区差异

百度数据显示,2022年春季疫情期间,中国移民搜索量激增,上海地区的“移民”相关搜索增长率高达2846%,位列全国第一。江苏、广东、北京等地紧随其后。
微信指数显示,2022年4月3日“移民”话题单日搜索量近5000万次,相当于每20个微信用户中有1人搜索该关键词。
2. 疫情管控与生活反思
严格的防疫政策促使部分人群重新评估生活选择。例如,上海居民在封控期间对“移居加拿大条件”的搜索量激增,反映出对海外自由流动和生活稳定性的追求。
有绿卡者或曾拒绝移民的中老年人开始考虑移居,部分家庭甚至计划出售房产以支持移民。
3. 目标国家偏好
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仍是主流选择,搜索热度远超其他国家。其中,澳大利亚因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和宜居环境成为首选。
二、全球移民趋势变化
1. 国际移民数据

联合国《世界移民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国际移民总数达2.81亿,占比3.6%(即每30人中1人为移民)。欧洲(8700万)和北美(5900万)为主要目的地。
美国以5100万移民居首,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持续吸引技术人才和投资移民。
2. 政策驱动移民流动
美国:EB-5投资移民推出签证预留通道(如乡村项目优先处理),吸引中国、印度等申请人快速获得绿卡。H-1B签证政策调整也为技术人才提供机会。
加拿大:计划后疫情时代扩大移民规模,重点吸纳技术工人和国际学生,区域移民项目(如省提名)进一步开放。
香港:疫情期间放宽优才计划配额至2000人,推出免面试、线上课程等便利措施,吸引内地人才。
3. 特殊群体动向
印度:第二波疫情后,移民查询量增长30%,目标国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小国(如奥地利、葡萄牙)。
留学生与高净值人群:OPT留学生在美失业率上升后转向移民通道;高净值家庭通过投资移民(如EB-5、香港投资移民)规避不确定性。
三、移民动机与挑战
1. 核心驱动因素
生存环境:对医疗、教育、自由的长期考量。
经济机会:部分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与经济复苏需求挂钩。
政策窗口期:疫情期间签证放宽(如美国恢复面签、香港免面试)降低申请门槛。
2. 风险与争议
投资风险:EB-5项目需评估资金回收周期,房地产类需3-5年回款;香港投资移民需承担市场波动风险。
文化适应:北欧等高福利国家存在气候严寒、社交隔阂等问题,需谨慎选择。
政策变动:美国公共负担新规、加拿大移民配额调整等可能影响申请结果。
疫情期间移民意愿的上升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既包括对生活质量的重新审视,也受政策调整和国际形势影响。对于计划移民者,建议:
1. 结合自身条件(资金、职业、家庭需求)选择目标国家;
2. 关注政策动态(如签证配额、投资门槛);
3. 评估长期风险(如文化适应、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