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案例

昭觉县生态移民搬迁政策

昭觉县作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其生态移民搬迁政策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核心目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可持续生计理论,形成了多层次的政策体系。以下是基于要求梳理的昭觉县生态移民搬迁政策要点:

一、政策背景与目标

1. 战略定位

昭觉县生态移民搬迁是落实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重要实践,旨在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生态脆弱区贫困问题。通过阻断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恢复生态平衡,同时提升搬迁人口的生活质量和发展能力。

  • 例如,被称为“悬崖村”的阿土列尔村整体搬迁至县城集中安置点,彻底改变了村民的生存环境。
  • 2. 规模与投入

    截至2022年,昭觉县累计投入32.59亿元,覆盖搬迁人口54,500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53.96%,其中县城集中安置点安置21,693人,成为四川省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搬迁工程。

    二、安置与补偿机制

    1. 补偿标准

    昭觉县生态移民搬迁政策

    根据《昭觉县城乡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方案》,补偿分为货币补偿产权置换两种方式:

  • 货币补偿:集体土地房屋按结构分类补偿(如土坯房1:1、砖混结构1:1.2),外来户按统一标准执行。
  • 产权置换:国有土地房屋按产权证情况置换(1:1.1至1:1.2不等),集体土地则优先保障一户一宅。
  • 2. 安置模式

    城镇集中安置为主,例如昭美社区、沐恩邸社区等大型安置点,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水电气、学校、医院等),并通过“以购代建”政策推动多模式安置。

    三、后续扶持与就业保障

    1. 就业促进

  • 技能培训:开设电工、焊工、彝绣等14类工种培训,融入普通话和务工目的地文化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
  • 企业引进:引入5家人力资源公司,组织输出1.89万劳动力,确保每户至少1人就业。
  • 产业配套:在安置点周边规划产业园区(如现代农业、彝绣工坊),提供就近就业岗位。
  • 2. 金融支持

    通过就业补贴、金融扶贫政策增加搬迁户收入,并探索与农商行合作的低息贷款,支持搬迁户创业或购房。

    四、社区治理与文化融入

    1. 社会资本重建

    针对搬迁后原有社会关系破裂的问题,通过积分管理(如《社区居民公约二十条》)、公共活动(文化节、技能竞赛)等方式促进新社区凝聚力。

  • 例如,昭觉县通过“道德纪实”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激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 2. 文化公共空间建设

    打造社区文化广场、彝绣展示中心等公共空间,促进搬迁户与原住民的文化融合,缓解心理隔阂。

    五、生态与可持续性考量

    1. 生态恢复

    旧房拆除后,部分老屋保留并加固,用于发展民宿旅游,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昭觉县生态移民搬迁政策

    2. 资源整合

    整合交通、教育、医疗等多部门资金,完善安置点基础设施,并推动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

    六、政策挑战与改进方向

    1. 现存问题

  • 自然资本受限:搬迁后耕地利用率下降,农业生产收入减少。
  • 社会资本流失:原子化安置导致原有社区关系断裂,需加强社区组织建设。
  • 人力资本不足:搬迁户受教育水平低,技能培训需更具针对性。
  • 2. 未来重点

    根据凉山州2025年工作报告,将进一步强化就业保障、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并探索“引水上山”等创新项目,巩固搬迁成果。

    昭觉县的生态移民搬迁政策通过系统性安置、就业扶持和社区治理,有效改善了搬迁户的生计资本。需持续优化自然资本利用、强化社会融入机制,并推动产业升级,以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的长期目标。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