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国家

易地移民搬迁住房怎么办

易地移民搬迁住房的处理涉及政策规定、申请流程、住房标准、补助政策及后续管理等多个环节,以下是综合政策文件和实践案例的详细解答:

一、搬迁住房的申请与审批流程

1. 对象识别与申请

  • 搬迁对象:主要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同步搬迁的非贫困户(需与贫困户同村组且符合搬迁条件)。
  • 申请流程
  • 户申请:搬迁户自愿提出书面申请。
  • 村级审核:村委会核实情况并公示名单。
  • 乡级审查:乡镇复审并公示。
  • 县级审批:最终由县扶贫或移民部门批准。
  • 2. 签订协议

    通过审批的搬迁户需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和《建(购)房面积协议》(建档立卡贫困户需承诺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

    二、住房建设标准与补助政策

    1. 住房面积规定

  • 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城镇安置每户总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农村安置每户宅基地≤80平方米。
  • 特困户兜底安置:通过“交钥匙工程”免费提供住房,面积一般≤60平方米,人口多者按人均25平方米计算,最大不超过100平方米。
  • 2. 建房补助标准

  • 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贫困程度差异化补助,例如陕西省一类地区人均补助2.4万-2.7万元,户均自筹≤1万元。
  • 同步搬迁非贫困户:补助标准低于贫困户(如广西都安县人均补助0.8万元)。
  • 其他类型搬迁(避灾、生态等):集中安置每户补助4.5万元,分散安置3万元。
  • 3. 旧房处理与奖励

  • 搬迁后需拆除旧房,复垦土地实现占补平衡。
  • 签订拆除协议并按时完成的可获奖励(如广西每户≥2万元)。
  • 三、安置方式与后续管理

    1. 安置类型

  • 集中安置:优先在城镇、产业园区、中心村等区域建设安置社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 分散安置:通过插花安置、投亲靠友等方式分散居住,需符合规范管理要求。
  • 2. 后续扶持措施

  • 就业保障:开发公益性岗位(如保洁员、护林员),组织技能培训(如电工、叉车驾驶),引入扶贫车间就近就业。
  • 社区服务:完善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建立物业管理机制,推动文明社区建设。
  • 产业配套: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鼓励土地流转或入股分红,确保稳定增收。
  • 四、注意事项

    易地移民搬迁住房怎么办

    1. 政策红线:严禁超面积建房、举债搬迁,搬迁户需严格履行协议内容。

    2. 户籍与权益:搬迁后户籍可迁移至安置地,但原承包地、林地等权益保留,惠农政策在原籍或安置地衔接办理。

    3. 特殊情况处理:五保户、残疾人等特困群体可通过敬老院、公租房等兜底安置。

    五、办理流程示例(以易地扶贫搬迁为例)

    1. 提交材料:身份证、户口本、土地证、旧房照片等。

    2. 搬迁实施:新房入住后,包村干部与搬迁户合影存档,旧房拆除后再次核验。

    3. 资金拨付:县级复核后发放补助,部分地区直接用于抵减建房成本。

    如需了解具体地区的补助标准或流程细节,可咨询当地移民搬迁办公室或参考政策文件。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