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24-2025年新加坡移民规划的核心途径及政策要点,综合最新政策调整和项目优势,供不同背景的申请人参考:
一、主流移民方式及要求
1. 自雇移民

传统自雇移民
条件:注册新加坡公司并担任高管,无硬性投资门槛,需真实运营3-6个月后申请EP(就业准证)。
优势:成功率高、最快4-6个月获批,企业所得税17%,可携带配偶、子女及父母。
适合人群:有创业或海外业务扩展需求的企业家。
PIC自雇移民
条件:注册投资管理类公司,投资100万新币起,无需雇人及办公室,注册后即可申请EP。
优势:免语言和无犯罪证明,享受前三年税务豁免,投资自主灵活。
适合人群:需税务规划或全球资产配置的高净值人士。
2. 家族办公室计划
条件:管理资产2000万新币起(约1亿人民币),可投资全球金融产品,需配置至少2名EP名额。
优势:享受税务豁免(13O/13U)、隐私性强,实现家族财富传承及全家移民。
适合人群:超高净值家庭,需财富跨代管理与海外资产配置。
3. 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GIP)
条件:企业年营业额达2亿新币,投资1000万新币(实体业务)或2500万新币(指定基金)。
优势:一步到位拿PR,最快移民途径,可携三代家庭成员。
适合人群:大型企业主或资深投资人。
4. 科技人才签证(Tech.Pass)
条件:满足以下两项:月薪≥2万新币、曾任科技企业高管(市值≥5亿美元)或主导过用户超10万的科技产品。
优势:无投资要求,最快2年转PR,配偶及子女可随行。
适合人群:顶尖科技领域专家或创业者。
5. 艺术与体育人才计划
条件:在艺术、体育等领域有国际级成就,需通过国家艺术理事会评估。
优势:无需资金投入,一人申请全家移民。
适合人群:文化、体育领域的杰出人才。
二、政策调整亮点(2024-2025)
1. PR申请简化
取消国际学生申请PR的2年居住要求,通过国家级考试(如PSLE、A-Level)即可申请。
审批时间缩短至6个月,取消Form 4A等复杂表格,材料聚焦在职证明、工资单等。
2. 科技领域优先
更新紧缺职业清单,扩大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人才优待,EP审批加速。
3. 投资门槛动态调整
GIP投资额提高至2500万新币(基金类),家族办公室基准门槛稳定在2000万新币。
4. 灵活陪读政策
允许男性监护人(如父亲、祖父)申请长期陪读签证,打破传统女性限制。
三、规划建议
1. 根据背景选择路径
企业家/投资者:优先考虑GIP或家族办公室,兼顾身份与资产规划。
科技精英:通过Tech.Pass或技术移民快速通道。
留学生/毕业生:利用新政缩短PR申请周期,结合本地就业积累经验。
2. 关注税务与居住要求
新加坡无移民监,但长期居住可提升PR获批概率;需合理规划税务(如利用VCC架构降低税率)。
3. 提前准备材料
商业类项目需提供完整公司运营记录,技术移民需职业认证及雇主担保。
四、风险提示
政策变动:新加坡移民政策动态调整频繁,如2023年GIP投资额翻倍,需及时关注官方更新。
运营风险:自雇移民需真实运营企业,避免因公司亏损影响续签。
如需个性化方案,建议联系专业机构(如网页中提到的海蓝移民、和中移民)进行资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