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梦50小时!数位中国博士留学生无故被关禁闭,遣返回国
新年之际,本应是欢乐祥和、开创未来的好时候,然而一些中国女留学生却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遭遇了学业上、乃至人生上的重大打击。
这让她们陷入了孤立无援和前途迷茫的境地,而这一切问题的制造者都是美国海关。
一、没有理由就是理由?
小菲(化名)在2023年11月27日成功获得了美国F1留学签的更新,有效期是12个月。因此,在2023年12月19日,她搭乘飞机返回美国继续学业。
她从北京飞往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IAD),没想到落地之后她遭遇了人生中的重大挫折与困境,最终被遣返回国。而这一切,又并没有什么很正当的理由。
小菲下飞机后,美方机场海关就把她当场扣留了,进了secondary inspection(也有人管它叫secondary check)。所谓secondary inspection,顾名思义就是二次检查,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小黑屋”。
我们就此查阅了美国国土安全局的官网,给大家就secondary inspection,也就是关于留学美国入关时有可能进入的“小黑屋”来一个详解。
原文如下:
如果入境口岸的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 (CBP) 官员无法核实您的信息,或者您没有所有必需的文件,CBP 官员可能会引导您前往被称为“二次检查”的面谈区。二次检查允许检查人员进行额外的研判,以验证信息,而不会对其他到达的乘客造成延误。
检查员将首先尝试使用 SEVIS 验证您的状态。
如果 CBP 官员需要与您的学校或项目核实信息,我们强烈建议您提供您学校指定学校官员 (DSO) 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如果您将在非工作时间(晚上、周末、节假日)抵达,您还应该有该官员的紧急或非工作时间电话号码。
在某些情况下,CBP 官员可能会签发 I-515A 表格“学生或交流访问者通知”,该表格授权您在获得并向 SEVP 提交必要文件期间临时进入美国 30 天。请立即与您的学校合作,提交 I-515A 表格所需的适当文件。
详解完“小黑屋”具体是什么,咱们再回到这次小菲的案例。
二、在“小黑屋”里的黑暗煎熬
小菲被带入了“secondary inspection”室进行审查。八个小时以后的结果是:
小菲必须全款自行支付遣返回中国的机票,并被遣返回国。
审查小菲的是两名女审查官以及两名持枪和电棍的警察(审查室标准配置)。
以下是当事人总结整理的一些她被问到的重点问题:
1. 本科时是否获得过学校奖学金
2. 是否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奖学金资助
3. 有无参与保密研究等。
小菲的情况是:她是本科奖学金获得者,但不曾参加有涉及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的项目,也并未参与保密研究。
审查结束后,审查官让小菲对笔录进行签字确认对答属实,但是却不让她看到签字确认的具体内容。
这种情况下当事人是有权拒绝签字的,可以当场就提出抗辩(连内容都不让我看,我凭什么签字?)。
不过小菲还是签了字,签完了,她被对方告知,她非但将被快速遣返,而且还要在五年内被禁止入境美国。
这个突然来临的消息,对一名没有完成学业的留学生来说,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而且这样严重且严肃的裁决,在整个做笔录对话的过程中,审查官是一个字都没有提到过的。也就是说,审查官只是一直在用话术去诱导她,最终令她“坦然接受”尽快接受遣返回国的决定并保持情绪稳定。
至于小菲如何重新办签证入境?那纯属是不归审查官关的事情。再说,5年内她也入不了境。
而且,在历经了八个小时的“secondary inspection”折腾之后,小菲的噩梦并没有结束。
她随后还遭遇了搜身,并在搜身结束后被送进了另一个“小黑屋”。
小菲的原话是:
“海关人员说要把我关在一个什么room里面,我记不得了。可能耳朵没让我听进去,大脑也没让我记住”。
此时,她的随身行李、大衣、鞋子、毛衣,甚至咳嗽药都不能带进去。
那个“room”里面设有有行军床、沙发、小孩的书本玩具、开放式卫生间以及好几个监控摄像头。
不过,房间内没有钟表。万幸的是房间内设有电视,电视里能显示时间。
小菲只能拿3条床单过夜。我们看了下,2023年12月19日当天,华盛顿的温度白天为7度,夜间温度为4度,但我们并不知道那个“room”里有没有暖气供应,如果有的话,暖气温度够不够高。
回程小菲需要在洛杉矶机场转一下机,然而她却在该机场又一次遭到了搜身以及长达五个小时的扣留,且被告知飞机落地北京后她方可拿回自己的手机。
小菲经过了身心疲惫的漫长飞行而落地北京后,出入境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记录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让小菲进行确认后,她才跟自己的家人取得了联系。之前因为美国方面的各种审查,小菲其实是处于一个跟家里人失联的状态。
三、小菲的案例不是孤本、绝非个例
那么,发生了这种莫名其妙的糟糕状况,小菲能不能进行合理合法的申诉呢?
能!
但小菲表示,纵然即刻就进行申诉,也需要至少等上半年才有结果,她的生物学实验根本来不及等那么久。
假设不申诉或是申诉后不成功,她当然不能赴美开展2024年的博士学位答辩。
所以,这次遣返对于小菲的学业生涯来说是致命的。
出了那么大的事情,小菲当然也上网查一查有没有同类事件,有没有解决办法。于是,在返回家乡的高铁上,她查阅了很多网上的资料与帖子,还真就查到了与她境况类似的女同学。
在某社交平台,她找了这样一位中国女留学生:
1. 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2. 她在2023年12月入境美国时遭遣返
3. 遣返地点是同样为杜勒斯国际机场
经过又一番搜寻,她们两人联手居然找到了6个近期在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与她们有同样经历的留学生,且性别都是女性。
她们还另外发现两名女留学生在国内机场值机时就被通知签证被撤销而连飞机都上不去。
大家凑在一起交换了自己的经历,最后得出结论,那就是美国海关这样做真的根本没有适当的理由。不过,细心的她们还是整理总结出了7大共同点:
1. 她们都毕业于国内的一流学府(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等)
2. 她们都就读于美国的一流学府(耶鲁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弗吉尼亚大学)
3. 她们的所学科目,理工科占了绝大多数(物科学、预防医学、统计学、材料物理化学、通信工程、德语和工商管理等)
4. 她们均为研究生或更高学位(两位硕士生一年级、三位博士生一年级、两位博士生五年级、一位博士生六年级,一位博士后,一位持工作签证)
5. 她们都并未参与保密研究
6. 八名遭遣返的同学里一半人在本科时曾获得校级奖学金, 一人获得CSC奖学金
7. 有一人被问,为何会有俄罗斯的旅游签证
这些遣返的案例也不仅仅发生在美国,美国的北方邻居加拿大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近日,加拿大联邦法庭裁定,一位中国工程学生被拒绝进入加拿大,理由为涉嫌从事间·谍活动。
重点来了!
这是加拿大第一次以从事间·谍活动嫌疑拒绝中国留学生入境的案例。
加拿大联邦法院首席法官Paul Crampton表示,有客观理由相信,该留学生曾经在北京一所大学完成本科学业,而该大学与中·国·国·防·关系密切。
Paul Crampton
该留学生主修专业是微流控(Microfluidics),此技术在生物制药等领域具备重要作用。
Paul Crampton说,该案件符合非传统间·谍定义,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他曾经从事过间·谍·活动或接受过间·谍·培训,也没有证据表明他的研究具有军事用途。
也就是说,这又是一桩没有足够证据,甚至没有证据支撑就定罪的案子,而这此前是没有先例的。
我们再把目光拉回到美国。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小娜(化名)与室友在2023年11月24日入境美国时也被带入了secondary inspection室。
图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她们被问:“是否参过军、与教育部有无联系、是否获得国家的资助”。
答案都是否定的。但这并不能改变她们的F1和B1/B2签证不再有效的最终结果。两位女留学生没有被允许进入美国。
她们被最早一班回中国的航班送回,需要申请新的签证方可再次入境。
这么严厉的裁决,总得有个说法吧?
审查官的说法是:“签证在入境前两天就被美国驻华大使馆取消了”;之后,美国驻华大使馆的说法是:“不关我的事,是美国海关的决定”。
这就陷入了一个互相推卸责任,互相扯皮的无限死循环,然而受损最大的是中国留学生。
其中重点的问题是:优秀的学历与经历,也许正是女留学生们被遣返的原因。
当然,除了被遣返的案例,也有一些问询后被放行的案例,它们也都在近期频繁见诸于社交媒体上面。
无论是什么情况,留学生被遣返这件事可以说是在近期频繁增加,已经成为了近期海外华人的关注重点,这也是为什么社交媒体上有那么多相关的帖子。
什么国际局势啊,地·缘·政·治啊,这些大的事情我们作为普通人左右不了,但我们普通人可以做到据理力争,争取自己的权益。
入境美国之前要检查好自己的行李以及电脑和手机。万一进入了secondary inspection的环节,别心惊肉跳,一定要从容应对,所有问题都实话实说,仔细阅读那些需要你签字的文件。
有问题的不要签字,在一个法治国家,你不签字他们不能把你怎么样,但一旦你受不了他们的诱导与威胁而签字了,那基本上就再也回不了美国继续学业了。
因为这种情况下,重新申请签证过关的例子凤毛麟角。
最后,我们祝大家学业顺利,出入平安。
轨迹!
听说有些中国留学生在国外遭遇了不公正对待,这太让人痛心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过试用期的爱~
我们国家培养的人才在国外却受到了这样的待遇,真是令人愤慨。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落了自己·
这些学生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优秀人才,他们本应该在学术上有所作为的。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空巷
我希望政府能关注到这个问题,保护我们的海外学子们的权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葵雨
不能让这种事情成为常态,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是受到尊重和保护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挽手余生ら
这个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雪花ミ飞舞
我们应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以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楼买醉
我对那些无辜的学生表示同情和支持,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回国。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这是对我国教育体制的一次严峻考验,我们需要从中吸取教训。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开丶若相惜
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应对可能遇到的困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默默的爱
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与留学国家的沟通,了解当地的法律和政策。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关于道别
我们应该提高对国外的认识,学会如何更好地适应那里的生活和文化。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留遗憾
这是一个提醒,我们在追求全球化的同时也要保护好我们的利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相信正义会得到伸张,这些学生会得到应有的赔偿和道歉。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清晰的声音
这对我国在国际上的声誉也是一次打击,我们需要反思和改进。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抚涟i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袖手旁观,需要团结起来发声。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_倥絔
我们应该向世界展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中国形象。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咆哮
这个事件让我更加珍惜自己在国内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ゞ香草可樂ゞ草莓布丁
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出国学习和交流,但前提是安全和公平的环境。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麝香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要时刻保持警惕和保护自己的权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抓不住i
我为这些受难的学生感到难过,也希望他们的家人和朋友给予支持和鼓励。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千城暮雪
这件事也让我们看到,我们在国际合作中还需要更加谨慎和明智。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全网暗恋者
这怎么能忍!教育制度不同就应该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而不是用这种暴力手段对待他们。希望这件事能引起重视,让留学生有更安全的学习环境。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珠穆郎马疯@
50小时?! 简直就是犯了重错那种罪刑待遇啊。 作为一个中国博士后科研人员,真的很为这位同学担忧,他本是在追求梦想,却收到如此蛮横的对待...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蹂躏少女
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留学生来到异国他乡为了学习和进取,却被无故关押,岂不令人寒心?我们需要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给他们一个公平的环境。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歇火
难道他们的学术成就、研究成果都比不上所谓的"安全审查"? 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安i
真是太可怕了! 这种无故囚禁让人害怕,不知道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留学生的权益应该得到保障,他们不应该遭受如此残忍的对待。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型不乱一切好办
对留学生来说,来到国外留学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面对这样的不公待遇,实在令人心寒。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介入调查,给这位博士尽快一个说法!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呆萌
难道在现在的时代,学术追求还可以被这样打压吗? 真的是令人痛心疾首! 留学生们 deserve better。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年华
太不可思议了! 50小时的禁闭,这绝对不是对学习的态度。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歧视和不尊重!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吟凤
这种做法不仅不符合国际教育的风气,也损害了中国留学生的声誉! 需要正视这个问题,才能改善学术交流的环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希望这位同学能够尽快脱离这个困境, 争取自己的权益! 也希望国家能给更多的留学生一个更加安全、公平的环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个人
这种事发生在大马哈斯?怎么听起来像是小报的头条? 感觉描述得太夸张了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煮酒
别瞎传谣言,谁知道这真实性有多少?!先等等官方消息再说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落了♂自己·
留学生在中国遇到的困难是很多啊, 但这个说法确实太绝对了, 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先森,教魔方
我觉得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各种事件都有人在故意炒作。 留学生的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但不要乱猜想也请谨慎传播信息!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凉凉”凉但是人心
留学生要加强自身安全意识,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帮助。 国家政策也会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完善,相信留学生们能找到更好的发展环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像从了良
这个事情的经过需要更加详细的说明才能判断是非,不能只是一味地信口开河!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婞褔vīp
我希望留学生能够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无论在哪个国家留学都应该享有基本的人权。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严肃对待此事,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解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惦着脚尖摘太阳
50小时的禁闭真是太长了! 他肯定很害怕和无助吧? 人们应该关注他的安危, 而不是传播未核实的信息!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惟港移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