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产品

信阳市水库移民工作会议

2025年3月,信阳市水利局召开全市水库移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新形势下移民工作的重点任务。此次会议是继2023年“移民后扶工作建设”和2024年袁湾水库截流阶段移民安置验收后,信阳市对新时代移民治理体系的又一次系统性深化。作为全国水库移民安置标杆城市,信阳通过科学规划、产业支撑和数字化创新,持续探索移民“安居乐业”的实践路径。

一、科学规划与精准施策

信阳在移民安置中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分层次推进”原则。以出山店水库为例,其移民新村选址采用“临湖临镇”策略,将65%的移民集中安置在城镇周边,既保留乡土情结又实现城镇化跨越。安置房设计融合豫南民居特色,单门独院配备门面房、车库等实用空间,太阳坡安置点甚至根据河流走势定制建筑朝向,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政策实施层面,会议特别强调“阳光操作”机制。通过印发5万份《移民安置政策手册》,建立搬迁“八步工作法”,将复杂的人口迁移细化为协议签订、旧房拆解等八个标准化环节。在袁湾水库项目中,这种模式使得295户1291人的过渡搬迁仅用四个月完成,创造了移民安置的“信阳速度”。

二、产业扶持与可持续发展

产业振兴成为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市移民安置服务中心提出“双20%”资金投入原则,要求各县区每年至少将20%后扶资金用于产业项目。平桥区翟寨村通过建设温室蔬菜大棚和光伏电站,实现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光山县椿树岗村则依托冻库和阳光大棚发展冷链物流,带动200余户移民就业。

为破解产业发展同质化难题,会议创新提出“三链融合”模式:即移民产业链、生态价值链、文化传承链的协同发展。出山店水库环湖路打造的40公里景观大道,不仅改善交通条件,更通过“库周经济带”培育农家乐、生态采摘等业态,使移民人均年收入提升至1.8万元。

三、数字化转型与管理创新

在袁湾水库移民管理中,信阳率先引入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构建移民档案数据库和安置区三维模型,实现搬迁进度、资金拨付等16项指标的实时监测。该系统的预警功能曾提前28天发现某安置点管网设计缺陷,避免直接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会议同时部署“智慧移民村”建设工程。商城县投资130万元建立后期扶持项目库,采用BIM技术对48处水利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浉河区开发移民“一卡通”APP,整合直补发放、技能培训等9项服务,使移民事务办理效率提升60%。

信阳市水库移民工作会议

四、问题破解与机制优化

针对资金缺口这一历史难题,会议提出“三级统筹”解决方案:市级财政设立1.2亿元应急基金,县区配套发行移民专项债券,乡镇层面则通过土地指标置换筹集资金。该机制在解决游河乡三官安置点3600万元基建欠款中成效显著。

信访维稳方面建立“分级会商”制度,将矛盾化解细分为村级调解、县级协调、市级督办三级响应。2024年通过该机制成功化解移民土地纠纷87起,赴省量同比下降62%。

信阳市通过系统性创新,构建起涵盖“规划-产业-数字-治理”四位一体的移民工作体系。未来需在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深化移民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二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三是构建跨区域移民协作平台。正如省水利厅副厅长杜晓琳所言:“移民工作不仅要让人搬得出,更要让乡村活起来、让文化传下去”。


本文综合引用了信阳市水利局官网、省水利厅调研报告及相关项目招标文件等权威信源,涵盖2017-2025年间8个重点移民工程的实践数据,通过政策文本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呈现信阳移民治理的创新路径。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