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矿区移民小区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一片因煤炭资源开发而蓬勃发展的土地上,矿区移民小区的建设正成为统筹生态保护、民生改善与工业发展的重要实践。作为典型的工业大旗,伊金霍洛旗通过“先搬迁后采煤”的安置原则,构建起以矿区移民小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既保障了矿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又通过政策创新实现了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与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这一实践不仅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成为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样本。
一、政策创新:制度设计的突破性
伊金霍洛旗于2024年修订实施的《矿区移民安置补偿办法》,标志着移民安置政策的系统性升级。新政策通过“安置补助+住房保障+生活补贴”的多维补偿机制,将搬迁农牧民的人均补偿总收益显著提升。例如,每位搬迁农牧民可获得20万元安置补助费、每月800元过渡期租房补贴(最长15个月)以及15万元签约奖励,叠加住房安置与生活补贴后,补偿总额可达人均60万元以上。
政策创新还体现在对历史问题的针对性解决。针对以往存在的抢栽抢种投机行为,新办法明确“栽种苗木仅按成本补偿”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同时通过“三次公示”程序强化透明度。札萨克镇村民张桂英在政策宣讲会上表示:“按人口核定补偿更公平,杜绝了游资炒作的乱象”。这种制度设计既遏制了资源浪费,又保障了补偿资金精准直达农牧民手中。
二、住房建设:人居品质的现代化
伊金霍洛旗通过集中安置与多元化选择,构建起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旗矿区移民服务中心主导的F4-01地块项目,规划建设693套安置住房,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配备绿化率35%以上的社区环境与公共服务设施。阿镇中心城区开发的文澜公馆、城投学苑等项目,以容积率1.6-2.0、精装交付标准,为移民提供商品化住房选择。
住房安置方案充分尊重移民意愿,提供“现金补偿+实物安置”的灵活机制。以2024年方案为例,每人可无偿获得35平方米毛坯房,或选择折现用于自主购房。红庆河镇阿日勒图村党支部书记王军指出:“这种模式让年轻人能进城置业,老年人可选择就近安置”。住房政策的差异化设计,既满足了城镇化需求,又保留了乡土情感联结。
三、生活保障:可持续生计的构建
移民安置不仅是一次性补偿,更是长期生活方式的转型。伊金霍洛旗为此建立了动态化生活补贴机制,按年度核定户籍人口发放每人2.5万元生活补贴,直至2028年与国家政策衔接。同时配套养老保险补贴政策,确保“老有所养”无后顾之忧。这种“补偿+保障”的双轨制,有效缓解了从农牧生活向城镇消费模式转变的经济压力。
就业支持成为可持续生计的关键。乌兰现代农牧科创园、白羽肉鸡产业链等项目,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创造就业岗位。红庆河镇引入蒙泰集团建设的田园综合体,使200余户移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超3万元。这种工业反哺农业的实践,为移民提供了从“被动安置”到“主动发展”的转型路径。
四、社区治理:多元共治的实践
移民小区的治理创新体现在政企社协同机制。旗建立由镇、煤炭企业、村委会组成的搬迁工作组,通过三次公示、听证会等程序保障群众参与权。2024年政策修订过程中,累计开展27场宣讲会,覆盖涉迁村社90%以上家庭,收集合理化建议43条。这种“面对面”沟通机制,将单向政策执行转化为双向协商共治。
数字化手段提升治理效能。旗矿区移民服务中心开发移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补偿发放、住房分配、生活补贴核定的全流程线上监管。阿镇新北社区通过“智慧社区”平台,提供就业培训、物业报修等15项在线服务,移民满意度达98.2%。技术赋能下的精细化管理,正推动移民社区向现代治理范式转型。
五、生态与产业:发展模式的再平衡
移民搬迁与生态修复同步推进。政策要求煤炭企业承担矿区复垦责任,对沉陷区土地实施“一次性补偿+生态修复”组合措施。2024年启动的树壕村混凝土制品项目,利用矿区废弃地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既解决土地闲置问题,又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种“退出-补偿-再生”的循环模式,实现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动态平衡。
产业升级带动区域经济转型。通过引导煤炭企业投资农牧业、旅游业,伊金霍洛旗构建起多元产业体系。蒙泰集团在红庆河镇打造的威士忌酒生产基地,延伸出葡萄种植、观光体验等产业链,使移民从“资源依赖”转向“技能致富”。这种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为资源型地区探索出更具韧性的经济结构。
伊金霍洛旗矿区移民小区的实践,展现了一种兼顾公平与效率、短期补偿与长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其经验表明: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制度创新保障群众权益,以产业重构激活内生动力,以生态优先重塑空间格局。未来,建议进一步探索移民社区的文化融合机制、跨区域社保衔接政策,以及碳中和目标下的产业转型路径。这不仅关乎矿区移民的福祉,更为中国资源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