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东德水电站移民发言稿
乌东德水电站移民发言稿
——共建绿色能源,共享发展成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乡亲们:
大家好!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站在这里分享乌东德水电站移民工作的历程与感悟。作为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骨干工程,乌东德水电站不仅是一座能源丰碑,更是一条连接移民幸福生活的纽带。
一、政策保障:以民为本,科学规划
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始终坚持“先移民后建设”的方针,以《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为核心,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了复合安置政策。移民可选择“耕地配置+逐年补偿”的安置方式,并享受20年的后期扶持政策。例如,花果山安置点的移民人均年补偿达1423元,西和安置点更是高达3415.2元,按月发放,确保生活稳定。这些政策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移民权益的重视,更通过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的承诺。
二、安置成效:从安居到乐业,从脱贫到振兴
乌东德水电站涉及移民3.2万人,通过科学规划,我们在库区新建了24个安置点,配套学校、医院、道路等基础设施,彻底改变了移民的生活环境。以云南省禄劝县新村安置点为例,村民保松明感慨道:“从前孩子上学需翻越悬崖,如今住进三层小楼,交通、医疗、教育全配套,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
电站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累计投入3.3亿元支持脱贫攻坚,近3200名建档立卡贫困移民全部脱贫。移民劳动力培训、产业发展项目等后续扶持措施,更让“能致富”成为现实。
三、移民心声:从困惑到信任,从离别到新生
作为移民群体的一员,我们曾有过担忧:离开故土后如何生活?补偿政策能否落实?但的透明化操作打消了疑虑。从实物指标调查到安置方案制定,全程征求移民意见;通过“绩效管理”“月度督查”等机制,确保政策执行公平高效。如今,我们不仅住进新居,更在安置区发展起特色农业和旅游业。正如凉山州移民代表所说:“电站建设让家乡焕发新生,我们既是见证者,更是受益者!”
四、展望未来:绿色能源与民生共赢
乌东德水电站年发电量达389.1亿千瓦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50万吨,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绿色动力。而移民工作的成功经验,也为白鹤滩、溪洛渡等后续工程提供了宝贵借鉴。我们坚信,在“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理念指引下,绿色能源与民生福祉将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
乌东德水电站的壮丽画卷,凝聚着国家的远见、建设者的汗水与移民的奉献。让我们携手共进,在绿色发展的征程中续写更多“高峡出平湖”的传奇!
谢谢大家!
备注:可根据实际场合调整内容,补充具体案例或数据,增强感染力。例如引用移民代表原话(如“组织看得见我的努力,我也能看到自己的成长”),或强调党建引领、干部担当等细节。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