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案例

三峡移民采访移民的人是谁

1. 高校实践团队与学术研究者

  • 南京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2015年):该团队前往上海崇明岛,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采访了当地三峡移民,记录他们在饮食、方言、思乡情感等方面的适应过程,并形成调研报告。
  • 重庆工商大学师生团队(2023年):由副校长张波和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殷俊带队,赴重庆忠县开展“三峡移民口述史访谈”,旨在建立口述史数据库并摄制纪录片,挖掘移民精神与地方文化的结合。
  • 2. 媒体记者与纪录片创作者

  • 《中国水利报》采访组(2023年):重访湖北巴东县三峡移民李斯国一家,通过对比30年前后的生活变化,展现移民安置成果。
  • 台湾媒体团(2022年):台湾东森新媒体、人民报等媒体人访问宜昌许家冲村,采访移民创业带头人谢蓉,关注非遗传承与移民社区发展。
  • 《人物》杂志作者安小庆(2022年):撰写深度报道《背上的桃花,水下的故乡,三峡30年》,通过个体故事呈现移民的情感与历史记忆,并制作播客引发广泛共鸣。
  • 3. 与档案机构工作者

    三峡移民采访移民的人是谁

  • 三峡移民纪念馆工作人员: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作为全国唯一专题纪念馆,通过实物、照片、音视频等记录移民历史,工作人员对移民档案进行系统整理与数字化保护。
  • 《中国档案》记者(2023年):参与三峡移民档案验收工作,专访万州区移民局档案员牟忠兰,关注移民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与历史价值。
  • 4. 典型移民代表的口述记录

  • 移民致富带头人温定军:原云阳县移民户,后转型为水产养殖企业家,其创业故事被新华网等媒体多次报道,成为移民自强典范。
  • 基层移民干部冉绍之:被称为“三峡之子”,其推动的“就地后靠安置”模式和廉洁奉公事迹被新华社等媒体广泛传播,成为移民工作者的标杆。
  • 这些采访者从社会学、新闻学、历史学等多维度切入,既关注移民群体的个体命运(如乡愁、创业、文化适应),也记录国家工程背后的集体记忆与精神遗产。他们的工作为研究三峡移民提供了丰富的实证资料和情感视角。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