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国家

香港身份:为了女儿,海淀妈妈人到中年却举家赴港,重新再出发

  

  今年香港身份异常火爆,很多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规划考虑,都盯上了香港身份。

  那么,香港身份在教育这条路上,真的有用吗?

  今天小美给大家分享一位海淀妈妈放弃事业举家赴港,陪女儿备考香港DSE的故事,希望能给到你一定的启发。

  为了方便叙事,以下内容用第一人称。

  我是一位年过50的海淀妈妈,一说到海淀妈妈,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好卷。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海淀妈妈已经是在食物链的顶端。拥有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孩子未来再怎么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身处其中,才知道这里面“压力”有多大。

  海淀优秀的孩子实在太多了。一个班四十个人,父母清北毕业的就有十几个。

  我们自己也是从外地一路考过来的,都是学霸,但是在这些优秀的家长面前,孩子甚至不好意思把我们的学历说出口。

  大家都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们暗地里在较劲,孩子们日常生活和交往多多少少会受到一些影响。

  

  统计学有个原理叫“均值回归”,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学霸父母和孩子。

  当然,不排除优秀的家长更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但很多学霸父母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你的孩子很可能没办法超越你,甚至连你的学校都考不上。

  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带孩子移居香港,寻求另一种升学方式的原因。

  我的女儿非常普通,同样的一门奥数课,别的孩子听得津津有味,做起题目来行云流水,我的女儿却听得云里雾里,握着笔的手无所适从。

  尽管我很清楚,并不是女儿不努力。

  她可以在放学后写作业直到晚上十一点,可以牺牲周末所有的娱乐去上补习班,她也很想做一个优秀的小孩。

  但比较遗憾的是,哪怕再努力,她的成绩依然很普通。

  照这样下去,别说985/211,上个普通的一本都难。老母亲看在眼里,着急在心里,努力平复心情控制情绪。

  一天晚上,女儿放学回来,因为看到了班级群发的成绩排名,我着急跟女儿一起分析退步的原因,查漏补缺。

  没想到女儿突然来一句:“妈妈,如果我不优秀,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恍若一记重拳落在心上,我顿了顿,赶紧伸出手抱了孩子,并且告诉她无论她优秀与否,妈妈都爱她。

  

  也是那一刻我才明白,女儿的学习成绩升学压力已经影响了我们的亲子关系,女儿原有的乐观和自信也渐渐消磨在了各种考试和排名之中。

  那天晚上,我把女儿从出生到上学这十几年的场景都回忆了一遍,才发现我们一家三口很久没有好好地出去玩一次,也很久没有放声地笑过了。

  我怕再这样下去,女儿会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内向。

  我不是要一个“成绩好”的孩子,而是希望女儿能长成一个快乐的、内心富足健全,有能力立足于社会的人。

  我不禁想,在孩子这个阶段,作为父母,我们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身边也有一些海淀妈妈,让孩子去读美高,或者办理了香港身份的。这一次,我打算自己好好去了解一番。

  女儿很喜欢英语,英语成绩也很不错。

  但如果直接去美国,一方面是美国的身份比较难办理,另一方面是,女儿在学习上没什么天赋,如果去美国读高中,想考上常青藤会比较困难。

  于是我们全家开会,做了一次全面的讨论,最后决定去香港看看。

  于是我带女儿到香港转了一圈,了解并参观了香港的几所中学和大学。

  香港身份,其实进可攻退可守。

  如果女儿到香港读高中,那么等到大学阶段,她还是可以自由选择是在香港读大学,还是去美国、英国等地的。

  

  想要让孩子能去到顶尖学府,其实有两条路:一是高考;二是拿海外身份,利用身份优势助力升学。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健全和丰满的高中生涯,更为了普普通通的女儿能有一个更光明的前程,我们选择了后者。

  选择香港,也基于两方面的考虑。

  首先,香港身份很好拿,这两年更是处于窗口期。

  只要申请人年满18周岁,并已经拿到学士学位,就可以从收入、学历、工作经验、家庭背景、人才清单等等打分。

  打分80分及以上即可递交香港优才身份申请,打分100分以上或靠近紧缺职业会更稳妥。这一点,我们很容易满足。

  其次,香港DSE考试,无论在香港上大学还是海外都会非常有优势。

  在香港,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DSE的相关课程。

  港籍孩子可以通过DSE的考试成绩,申请香港八所大学约75%的学位;也能申请海外包括牛津、剑桥在内的300多所高校。

  该考试也有试题简单、竞争小、可重考、对偏科生友好,录取率高等等优势。

  想清楚利弊之后,我很快行动起来。找中介公司协助申请香港优才拿香港身份,从决定到资料准备到递交,只花了不到两周时间。

  

  半年后,我的优才申请获批了,北京的房子我们没有卖掉,简单收拾了行装,处理好内地的一切,我们一家就飞到了香港。

  面对新的开始,女儿不无惶恐。在香港读书,确实也并非全无挑战。

  比如香港DSE考试大部分科目比内地简单,但英语的要求比内地高很多,因为传统的英语和粤语教学,听课也会面临一定的语言压力。

  我女儿读的中学除了语文和历史科目外,其他都是全英文授课。数理化不难,但需要背诵的英文专有名词不少。

  平时英文阅读和写作的要求也非常高。

  为了适应和习得语言,女儿转过来低一级重新开始读。

  如今,我们在香港生活已经快三个月了,尽管有一些挑战,房子也比北京小很多,但我们都对未来充满希望。

  我想,只要女儿过了语言关,那么在香港上个名校基本不成问题,毕竟香港只要前20%都能上前三所大学。

  如果女儿日后想要去海外留学,那么香港DSE考试也为她提供了很好的助力。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