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亚裔男生用AI滤镜变身16岁少女,意外揪出40岁恋童癖警察
美颜相机的诞生让很多人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举个例子,原本平淡无奇的一张食物照片经过美化后也可以上台面,配上优美的文案,发到朋友圈,看着点赞数的增多,内心比吃了美食还开心。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渐渐发现,再好的美颜相机也比不过AI技术,前几天,林徽因就因为16岁照片被AI修复一事登上了微博热搜,很多网友纷纷感叹,美则美矣,但乍一看像极了网红脸,林徽因秒变林抖音。这位民国女神应该怎么也想不到自己16岁的照片会在几十年以后被人修改……
AI虽然有时遭人诟病,但是你知道吗?有人却用它抓获了恋童癖嫌犯。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校区的一位亚裔男生就因为假扮“女装”的事在外网上走红。到底怎么回事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据美国NBC报道,女扮男装的这位亚裔小哥叫Ethan,今年20岁,在旧金山湾区上学,因为此前跟一位女性友人聊天的时候得知对方小时候曾经被猥亵,女生留下了心理阴影。Ethan希望可以找出身边的恋童癖,为像朋友一样遭遇过侵犯的受害者减少心理创伤,并阻止这些坏人伤害更多的女童。
Ethan用Snapchat最近很火的一款性别转换滤镜给自己做了一张女版照片,然后在交友软件Tinder上注册了一个女性账号,建立假资料,伪装成一名16岁少女,希望可以借此引出恋童癖。
没想到不到十二个小时,就有人发来信息,“今晚要不要找点乐子?”
忘了说,Tinder这个APP其实跟国内的探探、陌陌差不多,所以Ethan收到这种充满暧昧的骚扰信息一点也不奇怪。
Tinder对用户年龄是有限制的,就是注册用户需要满19岁,当Ethan告诉发信息的男子自己实际年龄只有16岁,问他是否介意的时候,对方表示不介意。但根据美国警方的说辞,虽然Ethan是用的假身份诱导嫌疑人犯罪,但在得知对方是未成年的情况下,还继续计划与之发生关系,这就构成了犯罪。
大家应该知道,虽然很多人说美国是一个性开放的国家,但仅仅局限于成年人,美国政府对儿童保护的工作做得非常好,坚决反对和打击恋童癖对未成年人的侵害,熟知这一点的Ethan在跟嫌犯深入聊天12小时后,选择了报警。
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并将嫌犯缉拿归案,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抓捕的竟然是一名最近刚结束执法领导力项目的警察,如果没有这次的Tinder事件,应该很快就能升职,真可谓知人知面不知心。
就连Ethan也没想到对方会是一名警察。不过Ethan并不是第一个使用“钓鱼执法”的人。
为了抓捕恋童癖,FBI和地方警署也经常用到钓鱼执法。早在1993年,马里兰州一个10岁的男孩失踪以后,司法人员就将目光锁定在了网上传递儿童色情内容的两个嫌疑犯身上,工作人员伪装成儿童或者青少年进入聊天室、论坛等网站吸引恋童癖出现并将嫌犯一举抓获。
除了伪装成未成年人辅助破案,美国人还采用了多种其他方法防范恋童癖,比如在美国所有的州,任何医生只要发现疑似有恋童癖倾向的患者都要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备案登记,当地执法机关也要强制登记恋童癖罪犯信息,以防止恋童癖患者猥亵儿童。路易斯安那州就更严格了,政府直接要求这些恋童癖犯罪者在他们的车辆上标记一个特别的保险杠贴纸以供其他人识别,并且公众可以查询到这些人搬家的资料,甚至有些私人公司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随时向用户提供恋童癖罪犯的最新住址,以警告用户最近有刑满释放的性罪犯搬到当地居住。同样严格的还有俄勒冈州,刑满释放的恋童癖犯罪者如果搬到俄勒冈州居住,则必须要在家里的窗户上张贴醒目的犯罪记号,以告知邻居自己的身份。
在美国,恋童癖嫌犯一旦被认定有罪,即使刑满释放了也还要接受社会的监督,有的还要告诉别人,“我曾经是个恋童癖性犯罪者。”
相比较美国对恋童癖犯罪的零容忍,我国虽然早早就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但至今依然有些儿童受到侵害以后因为没有专门的立案法规和取证难,只能任由罪犯逍遥法外。比如2017年的微博大V许豪杰恋童癖事件,当时舆论一边倒地指责许豪杰应该受到惩罚,但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许豪杰就是恋童癖,这件事最终只是不了了之。如今两年过去了,许豪杰虽然已经从公众的视线消失,但并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
更不要说网上这几年频频曝光的公众场合(如高铁火车站等)成年男子对女童下黑手以后除了舆论谴责,严重一点的就实施拘留以外,几乎没有了后续追踪。热点已过,剩下的多数是被遗忘,除了当事人,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并不能感同身受,也做不了什么。
而我们的隔壁邻居——韩国,对这件事的审判显然要更严格,韩国的法律规定,恋童癖犯罪者对未满19岁的青少年构成性侵害的,将受到药物惩罚,同时还可能使用电子脚铐,并且对这些人的部分隐私予以曝光。
从2010年起,韩国20岁以上的人都可以在政府指定的网站查看恋童癖性犯罪者的个人信息,包括犯人的姓名、年龄、住址、实际居住地、照片、犯罪内容等。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以下的性犯罪者个人信息公开期限为5年,有期徒刑3年以上的公开期限为10年。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韩国电影《熔炉》、《素媛》都是讲述了未成年被性暴力虐待的故事,上映后在国际上引发广泛关注,并且推动了韩国法律进一步保护未成年的步伐。
未成年受到性侵以后的伤害到底有多大呢?
美国国家事故报告中心统计的1991年至1996年儿童性骚扰执法案例分析显示,对于童年遭受性侵犯的儿童来说,成长过程中会比健康成长的儿童更容易出现情感疾病、焦虑症、饮食疾病、药物滥用,甚至自杀等诸多不良后果。有学者曾对10个童年时遭受过性虐待的成年人做了研究采访,其中有8个人表现出抑郁症或情绪低落倾向,7个人离过两次婚,6个人有严重的自杀倾向,4个人有酒精或毒品依赖问题。
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受害者遭受的远不只是身体上的伤害,还有可能伴随一生的心理创伤,无论过去多久都难以磨灭曾经的灰暗记忆。
孩子们什么时候才可以真正健康无忧地长大呢?美国、韩国等国家已经在努力为孩子们创造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了,希望国内的孩子也能有一个安全美好的成长乐园。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