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问答

司马南狂怼清华北大:美国硅谷竟然有2万清华学子移民,这是真的吗?

  

  网友说:北大清华,又双叒叕被怼了。

  狂怼清北的,是近期频频上热搜,敢讲敢说、观点性犀利的司马南。

  一起来看看他的微博内容:

  

  问题的核心,主要围绕两点:

  第一点:

  仅硅谷一处就有超过2万名清华学子,在美从事科研工作。这要放眼到全美,那么到底有多少中国的顶尖人才都到了美国?

  第二点:清华北大一年才招几千人,国家为之投入巨大。这个投入产出比,到底给谁做了贡献?

  一石激起千层浪,司马南三言两语引出的话题,被很多网友进一步解读,因此又有了一些其他的观点。

  

  大概的意思是:中国的老百姓认为,只有留在中国胃国家默默奉献的才是天之骄子,才值得赞赏。

  最后有网友建议:把给清华北大的补贴,分给一些为国家真正培养栋梁之材的大学。

  简言之就是:不要拿自己国家的钱去培养为漂亮国输送的人才!

  

  当然,持反对意见的人也不再少数。

  “生怕孩子'为别人效忠',强拖着孩子回来锄地,那你就永远也实现不了农业机械化。”

  "在国内默默奉献其实也挺好的,比如做个驱赶商贩的城管。"

  言语之间,有讽刺的意味,但话里也蕴含着更深一层的客观和冷静。

  

  做个城管默默“奉献”驱赶小商贩,应该不是清北学子最好的选择。

  自古以来,真正的圣贤哲人都志存高远、师人所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尤其是当今社会,如果一个人想要成就更大的事业,那么必定要走更多的路,去看一看一般人看不到的风景。

  而如果简单地把爱国囊括为“不出国”,未免就太狭隘了。

  一个人只有当你自己越来越强大,你才能更好地去爱你的家、爱你的国。

  如果大家都不出国、不学习、不交流,中国能有今天吗?社会还怎么发展?经济还怎么腾飞?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为什么司马南此番话,还是激起网友们那么大的愤慨?

  答案很简单,坐井观天,没有真正去看过井底之外的世界,自然就理解不了在天空翱翔的老鹰的爽感。

  

  那么多的清北学子在漂亮国深造、就业,学习人家的高科技技术,换个角度想,不是我们花了大价钱给别人培养优秀人才。

  而是我们国家的优秀人才在学习别人更高的科技、更先进的技术,哪一天祖国有需要、用得上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会把他们所学的知识带回来。

  就像谷爱凌之所以能在冬奥会上为中国争光,不就是因为在美国成长,接受了美国的教育和培养?

  祖国和个人,就像母亲和孩子,有时候是一荣俱荣的事情,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成就的,并不是非得相互束缚、捆绑,不是一定非此即彼。

  再不济,这些出去的人就算不回来了,那也是用了别人的资源、赚了别人的钱,在别人的土地上,更好地培养了我们的孩子,同时也把国内更多的机会腾了出来,留给更多的人。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孩子们能到发达国家去学习、工作、生活,并且能活得很好,甚至比国内更好,那就是好事情。

  若说真的为别的国家做了贡献,那也是他们的本事。

  毕竟他们不去,其他国家的人也会给填上。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不是某个国家的某一个群就能阻挡的!

  正如两位网友评论说的那样:

  “人各有志,留学生毕业后去哪生活,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但是,科学家其实是世界公民,哪个国家发展得好,条件待遇好,他们就会举家搬迁到那。其实我们最好用实力把留学生吸引回国。”

  

  回到文章的开头,司马南的数据并非空穴来风。

  这个数据的出处是人大教授著名专家学者金灿荣在某个访谈中提到的,曾在社交网络上疯狂传播,轰动一时。

  他说:“这些年美国不断在全世界将近76亿人口中疯狂收割人才。

  根据相关教育机构收集数据显示,1978年到2015年,仅美国加州的硅谷便已吸引了约两万名清华北大等我过名校毕业生。”

  是的,不是单单指清华,是清华北大等!但都是我国的优秀人才。

  加州硅谷只是美国广袤国土的一小部分,便已经收割如此多国内精英。由此可见,在整个美国大地上确实散落了数量巨大的国内的杰出人才。

  然而,美国加州的硅谷乃全世界高科技人才的集散地,这里囊括了数百万整个地球村的最优秀的科技人员,不仅仅只有我们国家的。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凭什么从全球收割人才?

  全世界的人才为什么都愿意往美国跑?

  这就要说到美国在吸引人才方面的优势和努力了。

  首先,美国硅谷周围拥有无数历史悠久、科研实力强大、教育水平突出的一流大学,并且还遍布谷歌、苹果等一众实力强劲的科技巨头。

  真正做到了科技生产一体化发展。

  优秀毕业生一旦选择留在这里工作,即可收获巨额年薪。

  有科研愿望的优秀毕业生,这里的顶级高校和各大研究所也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

  

  另外,因为掌握了最先进的产品科技,数以万计的附加值不断涌入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为它的经济文化科技水平带来了充沛的活力。

  于是美国能够一边将钱投向技术的更新迭代,一边用来不断提升各大产业的优秀人才的薪资待遇,以此来吸引全球的人才。

  在附加值所带来的巨额利润下,美方已经形成了一个独属于他们自己的发展循环,即利用高新挖走人才,从而实现技术垄断、最后疯狂收割全球利益。

  美国是一个移民大国,这导致美国的文化非常斑驳,世界上各国人都能在美国找到自己国家的影子。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各大城市都有唐人街的存在。

  这样的人口组成,也让前往美国的人才更能够迅速适应美国的环境,同时也不会像到其他国家那样会遭到排挤。

  这也是美国文化具有极强包容性的来源。

  

  除了文化的因素外,美国的政策也非常偏向吸引全球人才移民。

  这跟国内的户籍政策有点类似。

  三四线小城市的人,想要享受到一线城市优质的资源、福利,就得首先满足这些城市的入户政策。

  不同的是,国内一线城市是在全国范围内招揽人才,而美国是在全世界范围内。

  但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不少过来人已经尝试过,办理美国绿卡,其实比办理北京、上海户口容易多了。

  由此可见美国移民政策对人才的重视!

  当然,到底在上海北京能过得更好,还是在美国能够过得更好,这就要根据各人条件具体分析,因人而异。

  比如港台明星纷纷北上,就是因为定居内地能够带给他们更多的工作机会,能够收获更多的人民币,过上更好的生活。

  而高科技人才多往美国走,移民到美国,也是因为去美国更符合他们的切身利益。

  另外,美国的教育环境以及科研环境非常纯净,这对于醉心学术的人来说,就算不看物质等其他方面,也会选择来美。

  到了美国之后,他们的家属会和申请人一样享受到美国的一切优待。而且没什么其他的附加条件,全家的绿卡一起拿。

  日后,他们的子女也能够优先就读美国的优质大学。

  中国人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因此这一条非常有吸引力。

  

  以上,普通人都在削尖了脑袋圆自己的美国梦,何况是站在了巨人肩膀上的清北学子呢?

  中国有句老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与孔夫子所说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样,进可攻退可守,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既对他人,也对这个世界,更对自身。

  也因此,司马南的批判,小到每个个体或许可以忽略不计。

  毕竟落脚之处,也和恋爱结婚一样,是看双方的相互吸引,要两厢情愿。

  强扭的瓜不甜,也创造不出更大的价值。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