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案例

11岁的华裔大学助教,你与优质教育的差距不仅仅在一套学区房

  推特一个被转载了超过22万次的帖子,指向了一个年仅11岁的华裔少年丹尼尔.刘。

  为什么这个只有11岁的少年会在全美的网络上掀起如此大的波澜,要从他的特殊身份说起。这篇火爆全美的特推帖主是一个美国中西部的女大学生。

  她用特推记录了一场“前所未见”甚至于说让她怀疑人生的有机化学课。

  她写到,“那个孩子才11岁,正在上我们的生活化学课,他说,如果我们有问题可以写邮件问他......”

  你印象中的大学助教是什么样子的?我想同龄人已经足够惊讶,更夸张的是,他还仅仅是一个孩子。

  

  从帖主给出的照片中,丹尼尔.刘的脸上还稚气未脱,可以想象这给一位历时多年申请入大学的女大学生带来了多大的心理打击。

  随着引发的全网热议。

  十几万美国人开始搜寻这个孩子的一切信息。甚至有人在网上开启了一个“赌局”认为这张图片不过就是另外一个互联网“假新闻”而已。是的,有不少人是怀揣着这样的想法去搜寻这个孩子的。

  毕竟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对于18、19岁才开始申请大学的大多数美国人而言,这是何等的让人怀疑人生。

  而最终他们成功证明了,这个孩子是真的。

  2

  丹尼尔.刘当之无愧的华裔天才。

  似乎从一开始接触书本开始,他就体现出了自己拥有的上天的眷顾,从入学幼儿园到高中,他经历过无数次跳级,他以极快的速度在同龄人中展露头角,并立刻被老师保举到更高的年级学习。

  而很显然,更高的年级对于他而言不过仅仅的短暂的停留而已。

  于是他用了不足六年的时间,成功在9岁就读了高中。随后参加了美国化学教育基金会举办的“你是化学家”的活动,这个活动面向全美的高中生,致力于选拔出优质的化学人才。

  丹尼尔.刘是他那一届最小的参赛选手。甚至让其他的参赛者认为他不过是赔自己的哥哥来看热闹的小孩。但是结果却是这个不起眼的10岁孩子却成功的创造了活动的历史,击败了3万多名参赛者,成功夺魁。

  

  就像我们知道的,美国是一个极其重视教育的国家。每年常青藤高校的毕业典礼上,总统、副总统、州长若非有要紧事要处理,几乎从不会缺席。

  当然这样的活动同样如此。

  通过这个化学基金会举办的活动,丹尼尔.刘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万美金的奖金,通往更高舞台的大门已经向他缓缓打开。

  活动结束的第二天,丹尼尔.刘便在白宫受到了奥巴马的接见。

  美国社会的名流们似乎也非常乐于和这个孩子合影,比如说Bill Nye这位早已名声在外的演员,就以活动主持人的身份拉着小丹尼尔合影。

  

  随后丹尼尔的机会来了,他经历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跳级。11岁他就被University of Toledo破格录取,同年加入迈克尔教授的研究室。按照University of Toledo大学环境健康和辐射安全部门的规定,是不允许12岁以下的孩子进入实验室的。

  而丹尼尔从未了唯一的哪一个特例,他从未了实验室的常客。

  当然实在是他强得太过夸张。

  在2017年春季的第一项测试里,全班平均成绩是50分,而他一个人拿了夸张的90分.....

  这一切已经证明,比同龄人早了近6年读大学还不是他的终点。

  丹尼尔自己也表示,他希望以后能申请哈佛。所以年仅11岁的他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实验室里。他的同事曾经向媒体表过态:

  “和丹尼尔一起工作,我感觉我面对的是一个博士生,这毫不夸张。”

  “他是一个天才,所有的东西都掌握得很快。”

  甚至连实验室的迈克尔教授都表示“这挺吓人的,我常常在想,如果我11岁能做得如此之好,那么现在的我在做什么。”

  而到了2018年,13岁时他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在国际顶级化学刊物JACS上发布了一篇学术论文:Carbon dioxide-mediated C (sp3)–H arylation of amine substrates(二氧化碳介导的胺类化物 C(sp3)-H 键芳基化),该论文涉及制造药物和杀虫剂的更便宜和更快捷的方法。

  3

  丹尼尔拿的这哪里是成功人士的剧本,这简直就是别人人生终点的剧本啊。那么他究竟来自一个什么样的原生家庭呢?又是什么造就了他。在大多数的地方我们都无法找到这个华裔少年的原生家庭的信息。

  小编之看到一份网上的英文内容提到,丹尼尔.刘的父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从中国移民到美国去的,在中国他的父亲曾是一个中国国营企业的工程师,和母亲是个体商贩。

  

  事实上,从这则信息来看丹尼尔的父母也并没有在化学和生物学上有多么大的造诣,而且他们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的华人一样到美国之后从事的较为基础的工作。

  或许我们如今已经无法确定他们移民的理由。

  但是他们这份远赴海外的决心,最终造就了丹尼尔这个当之无愧的天才。为了孩子的教育而移民,在现在的许多中国人看来已经成为了一个荒唐的理由,尤其是那些没有移民需求的人。

  因为他们大可以让孩子在中国接受最高级的教育,拿出几十上百万的资产全心全意的铺在孩子的教育上面,让孩子有条不紊的走在精英的道路上面。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中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已经和欧美无差。

  你只要能消费得起,你能培养出一个最优质的孩子。孩子唯一的海外经历也仅仅需要他大学本科结束之后送出国去世界名校深造而已。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中产家庭而言,却面临着优质教育和一般教育的一道天堑。

  中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倾向于那掌握资源的极少数,而往后得到的教育资源分配质量却相去甚远。

  移民早已成为了解决教育资源的一种低成方法。

  比起国内的千万造贵子,似乎一向被认为是昂贵的移民反而是廉价了。

  事实上丹尼尔之所以能够成才,也和美国不拘一格的育人理念有关,在中国你决看不到这样快速完成年级跃迁的方式。因为大多数中国人对教育呈现出了保守的性格。

  他们会划定一个笼子来禁锢一个孩子的成长路径。

  他破出笼子想要追逐更广袤的天空不会被认为是优秀的,反而会称为众矢之的。或许这也是一种教育的悲哀,用一个又一个的笼子束缚着每一个孩子。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