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首次国会议员霍建强当选新西兰第52届国会法制委员会主席
2017年11月16日,国会议员霍建强当选新西兰第52届国会法制委员会主席。对于新西兰广大华人群体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好消息。
霍建强议员
从第52届开始,国会法制与法治两委员会合并成为新的“法制委员会”,负责领域包括宪政、选举、法院、警察、廉政公署、惩戒以及代表国会和政府的司法/律师专业机构等等。霍议员成功当选首位主席,意义重大可见一斑。
霍建强表示:“作为一个专业委员会的主席,他需要承担很多在立法过程当中的具体程序和工作。尤其是这个专业的性质,需要与国家党在不同条款方面要密切合作。不过,由于曾经担任过该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因此这对我来说不是一个新领域,我非常熟悉它的程序。主席一职专业性很强,是不同层面的工作。”
霍议员的履历
1994年,霍建强来到新西兰。移民之初,他在全国最大英文报纸《New Zealand Herald》担任记者,也是该报自1863年创刊来首位华人新移民文字记者。2008年,霍建强当选国会议员,并先后担任了国会财经委员会(第49届)、法制委员会(50届)和商业委员会(51届)常委。
霍议员一直以来心系华社,致力于为中华文化和新西兰文化搭建桥梁。2011年,在他的主导下“新西兰中文周”正式启动,为新西兰人民欣赏并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通路。新华社称,在英语国家全国范围以语言周方式推展中华语言和文化,在西方国家尚属第一次。
当然了,身为一个法学生,霍议员也格外关心司法相关事务。就在前两天,他还在国会大典上向提问司法部长,获得许多议员的点头支持。
而霍议员的成就也并不仅限于政治方面,2011年他的《海外创出四重天 ---- 在新西兰做国会议员、律师、记者和诗人》问世,2015年他又推出《蓝天白云》。截至现在霍议员已经出版著作共7种。
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如今的霍议员已经拥有国会议员、律师、记者、诗人等多重身份。而他最为人熟知的,还是工党首位华裔国会议员。现在,他又多了一个身份——法制委员会主席。
在今天的新西兰,国会中不乏华人议员的身影。而在中国人刚刚抵达这片土地的时候,惨痛的遭遇恐怕不是今天能够想象的。人头税、黄祸论都只是冰山一角。
从1842年到2017年,从中国人到新西兰需要交“人头税”到新西兰选出第一位华裔法制委员会主席,我们也从被歧视、被剥削的劳工变成了新西兰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这段历史来说,我们即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未来的路上,希望大家都能创出自己的一重天。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