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资讯

一生只做一件事,他做到了|米菲之父

  

  (Dick Bruna) 先生在睡梦中离世,享年89岁(1927-2017)。

  布鲁纳先生是风靡全球的米菲兔的创造者,自1955年米菲兔诞生以来,布鲁纳先生已经创作了关于米菲兔的绘本超过100本,其作品被译成50种文字,全球总销量超过8500万份。

  曾经,布鲁纳在创作米菲哭泣形态时苦思冥想,三滴泪?四滴泪?最后定下一滴泪。

  Nijntje,Miffy,米菲

  米菲原名Nijntje, 荷兰语为“小兔子”的意思。后来考虑到“Nijntje”对于非荷兰人来说发音太困难,布鲁纳接受了他的英语翻译Olive Jones的建议,于1964年取英文名“Miffy”。而在中国广为人知的名字是“米菲”。

  就如小熊维尼一样,米菲最早出自布鲁纳讲述给他小儿子Sierk的摇篮故事。“那是1955年的夏天,我们在海边度假。度假屋旁边经常能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所以我就在儿子睡前给他讲小兔子的故事。因为我那时已经开始了绘画生涯所以我就有了试着把这只兔子画下来的想法。”布鲁纳曾经讲述道。于是,米菲兔就在海边悄然诞生。

  

  米菲兔的早期形象

  但是米菲兔也不是一夜走红的。父母们最初并不买账:“哎呀,太简单啦,颜色并不鲜艳,而且蓝色和绿色一点也不搭。” 那个年代,极简主义还没有进入到儿童艺术创作中。但是布鲁纳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他认为作品应越简单越好,这样小朋友们才能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米菲直到1970年才有了确定的性别。为了庆祝米菲的“15岁生日”,布鲁纳决定送米菲一条花裙子,于是“从此以后,她正式成为一名女孩”。多年来,米菲的形象在不断“进化”:她的招风耳更为服帖,头部更为圆润,个性更为鲜明。唯一未变的,是她的探询目光——她似乎总是在书本中打量你。

  穿花裙子的米菲

  随着米菲兔形象火遍全球的不只是布鲁纳的绘本,还有各种被制成米菲兔模样的商品,比如文具、钥匙扣、娃娃、电影等等。每一件米菲商品都须经过布鲁纳的最后审核。

  几十年来,他拒绝了数十种关于米菲商品的提议,诸如玩具枪、赛车、内裤等。期间还有一位荷兰知名制片人找到布鲁纳想要拍一部米菲A片。“他非常激动,但我可不是。”布鲁纳断然拒绝。

  商品化的米菲

  极简主义大师

  布鲁纳贡献给世界的不仅仅是这只生动的小兔子,同时也将“极简主义”绘画发挥到极致,并引入到儿童绘作中。

  米菲博物馆珍藏的布鲁纳的创作稿图

  布鲁纳从小习画,最为仰慕的画家为伦勃朗特和梵高。

  曾经到伦敦和巴黎游学,深受法国野兽派领袖人物亨利·马蒂斯的影响,同时也醉心于荷兰风格派(De Stijl)艺术家的作品,尤其是同样出生于乌特勒支的荷兰知名建筑师赫里特·里特费尔德(Gerrit Rietveld)。

  荷兰风格派主张纯抽象和纯朴,外形上缩减到几何形状,而且颜色只使用红、黄、蓝三原色与黑、白二非色彩的原色。也被称为新塑造主义(neoplasticism)。

  主要代表人物除了Rietveld还有更为知名的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以及特奥·凡·杜斯伯格 (Theo van Doesburg)。四人中,蒙德里安出生于乌特勒支省阿默斯福特(Amersfoort),布鲁纳、Rietveld和Doesburg都出生于乌特勒支省府乌特勒支市,四人皆是老乡,由此可见乌特勒支地区可谓是人杰地灵,大师泉涌。

  蒙德里安的红黄蓝世界

  Rietveld设计的椅子

  

  荷兰水乡乌特勒支,笔者也居住于此

  米菲的极简形象大受欢迎,但是看似简单,创作起来却并不容易。

  “比如一本只有12幅图画的书,我却需要至少绘100张图。”布鲁纳曾经介绍道。每一幅图都是由极细的画笔绘制而成,而每一支画笔皆为布鲁纳亲自加工;因为布鲁纳感觉随着他年岁的增长,越来越难将笔触绘到恰到好处,尤其是米菲的眼睛和嘴巴。“

  看似简单,但是仅仅用俩个小点和一把小叉,我需要表现出她的喜怒哀乐,比如开心,稍稍开心,有点生气或者有点伤心-并且我需要多次使用同一个表情。”

  布鲁纳的创作照

  一生只做一件事

  布鲁纳出自富商之家,妥妥的富三代,家族拥有知名的出版企业AW Bruna & Zoon,长辈早已为其设计好未来:学习出版和图书销售,然后接管家族企业。但是布鲁纳并不喜欢经营,只想专注于艺术创作,故而放弃了家族企业,专心自己的工作室。

  布鲁纳的第一本绘本“苹果”(De Appel)于1953年在荷兰出版;1955年迎来了他的第一套米菲绘本。米菲面世之后,在艺术创作界引起了小小的波动。自此之后,他开始专注于米菲创作,直至其2014年宣布退休前,一共创作了米菲系列120套绘本读物,这些作品被译成50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8500万册。从东京的商场,到伦敦的街区,到广州的地铁,到处都有米菲的足迹。米菲产业同时也是荷兰的出口流量担当,已经去到世界上任何有可能的角落,比荷兰另一出口大户喜力啤酒更为受欢迎,还于2004年作为荷兰的“旅行大使”出使纽约。

  

  在米菲的众多国际粉丝中,当属日本人最为痴迷。据说日本游客来荷兰,必来乌特勒支“朝圣”

  米菲的成功不但给布鲁纳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更是无比的荣耀。1990年他获得金笔奖(Golden Brush Award),1997年银板奖(Silver Slate Award),2016年他获得Max Velthuijs 奖,是荷兰儿童绘画创作的最高荣誉。同时,他对社会对艺术的贡献还获得了荷兰王室的奖章,1983年被授予拿骚骑士勋章,2001年又获得荷兰王室最高荣誉:a Knight Commander in the Order of the Lion of the Netherlands. 2006年,为了庆祝米菲的50周年诞辰,乌特勒支中央博物馆特为其建立了一个迪克布鲁纳馆(后改名为“米菲博物馆”)。

  乌特勒支米菲博物馆馆内一景一世只居一座城

  生于富贵之家,自身的艺术成就同时也给布鲁纳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布鲁纳的生活就如他的作品一样简单。他仍然居住于40年前购买的房屋内,并且每周工作7天。

  每天早晨5点就起床,然后给她太太Irene画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小图,比如看医生,桥牌,一副窗帘等。然后他像其它乌特勒支的市民一样,骑着自行车穿过运河和石桥去他的工作室上班;每天中午必定骑车回家与太太一起午餐。晚餐他只喝一小碗汤和一杯红酒。

  他满头银发,留着布鲁纳式的小胡子,看上去就像一个邻家老爷爷,然而每天都有很多游客从世界各地飞到荷兰,来到这个中部小城乌特勒支,只为见他一面,能够合张影或者有个签名更好不过。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