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知名项目

有哪些建议给初到温哥华的移民朋友

  出发之前,我行李摆摊全屋,深更半夜不睡。

  打点各种鸡毛蒜皮,勤奋查遍的攻略。

  等生活了一段时间才觉得:

  把锅碗瓢盆铺盖棉絮四季衣服塞进行李那都是瞎搞。

  温哥华不是蛮荒。登陆前最该准备的,是用自己过去的资金、经验、能力,给温哥华生活打底:

  贷得到款、开得了车,租得到房,找得到工作。

  一、要考驾照啊!别开啥《无事故证明》了,要《无理赔证明》

  二、学区搜索引擎一定要会用哦

  三、思培考试CELPIP是要绕人玩!

  四、加拿大的银行脑袋是石头做的

  1、原来一块钱可以买这个服务:我的房租你好亏。

  五、海关清单你不弄,回头你家的收藏品过来你就破产了

  六、2个月的等候期可是1千块的挂号费啊

  一、要考驾照,要考驾照啊!在温哥华混公交卡是作死

  蒙特利尔是个没车也能活的城市。公交网络像蜘蛛网。

  

  我还以为温哥华是一回事呢!落地既没有买车也没租车,打算继续用公交卡混。

  

  看这张图,就知道用公交卡混温哥华是作死。

  在蒙特利尔豁出去坐公交车,一天可以办两件事。

  在温哥华神出鬼没的公交系统里,一天办一件事还累得贼死。

  另外,考车可千万不要在Richmond考!

  第一次考官说我开得太快,过了限速。

  第二次说我开得太慢,没有达到限速。

  第三次我觉得简直完美了,在一个足球场边上,串出来一只黑兔子,我一脚刹车!

  好了,第三次也完蛋了。

  考官说,应该先看倒后镜,再决定是压过去,还是踩刹车!

  教练安慰我说:三次没过算啥呢?我还有学生十次十几次都没过呢!

  因为列治文华人多啊,开车野。考官早上才被个车别了,车位被抢了,一肚子没好气,那就不能让华人容易过!

  在厨房里弄菜,没盐了,放点酱油。没有酱油了,放点老干妈。任何人不要想喊我放下锅铲去超市买。我多么怀念我的成都,下楼两步路,葱葱蒜苗啥子都有。

  所以,在温哥华,无驾照,不能活。

  在国内没开车的留学生,赶紧的考个国内驾照带过来!国内驾照至少能用6个月。(新移民只能用3个月)在国内开车的留学生,落地先去考笔试,过了笔试你就直接领个七级驾照!

  在国内有驾照的话,过了笔试不用贴L牌N牌在车背后,直接领LDL牌,只需要有个full licence坐在旁边。

  我后悔了,没有在国内的时候练习这个网址:

  ICBC Practice Knowledge Test - Prepare to get your L当时都只顾着锅碗瓢盆了,有用的一件都没做。

  二、无理赔证明,每个月省一百块

  另外我也后悔死了:在国内没有要求保险公司给我开一个无理赔证明:

  现在好了,买保险的时候除了百分之十的十年驾龄折扣,什么都没有。

  在国内看攻略,说要开《无事故证明》,到车管所开。我去老老实实的按照攻略开了呀,但是买保险的时候,保险公司不认!保险公司说,要“无理赔证明”:

  每一年零理赔记录,折合5%的折扣。

  算上去我至少5年没有理赔了,那就是每个月50块钱呢。

  可是现在找谁开呢?国内的保险公司才不理你呢。难道上淘宝买一个?

  算了,就别搞这些偷鸡摸狗的事儿了,就当给攻略的修正做贡献了。

  我只有兢兢业业的老实开车,争取一辈子也不去麻烦保险公司,这样,9年之后我就有了43%的保险折扣了。

  

  三、选房一定选学区,选学区必须用搜索引擎

  无论在蒙特利尔还是在温哥华,对有娃的人来说,租房的时候第一件大事儿是学区。

  登陆之前在微信群里看出租房屋的广告,每一条都是到哪儿都方便,每一条都是学校好得不得了,根本无法鉴别,所以我一头蒙的开始租房,租到的公寓区域是两个学区的交叉点,一个真是好得不得了的学校排名很高,另一个就是低收入人群集中的放羊学校(谁说蒙特利尔的公立学校都差不多,差远了好不好?)

  等了两个月,法语教育局意料之中的把我分到了隔壁那个差的学校,带思思去看学校的时候,学校走廊里挂着,毕业率百分之七十几,进大学的三分之一。

  我两个在社区里找杂货铺想买点东西(想买洗碗机的洗涤剂。)

  老板是个东北汉子,豪爽的说:

  我这儿没有那东西呢,这儿的人吃饭都不用碗!他们都是买一袋面包配着火腿吃一周的,不用盘子也不用洗碗机这样高级的东西!

  确实,隔壁这个学区的房子,谜一样的便宜,四个半只要800块就行。比我租的房子便宜了300每个月。简直了。

  看来租房子这件事,确实贵的就是好的啊!

  问题是,我为什么要租到交叉点呢?

  中国家长能忍不?不能忍!

  所以,再在温哥华找房子的时候,我查学区,用搜索引擎。

  这是小学学区地图

  

  租房当然要考虑小学和中学,少了一样都不行。

  

  

  所以,要把学区搜索引擎用起来,最好直接找到小学近,中学也近的房子。

  顺手再查一下收入地图,这样知道邻居是什么路数:

  

  然后就看到,城会玩啊!

  住在城外的人收入高,城里的人穷哈哈。

  老移民就来告诉我:

  城外的人老实报税,收入高。

  城里的人收入高高低低,个别人,特别是列治文,比较谦虚。

  所以,在温哥华,要信网站,不可尽信网站。尽信网站不如无网站。

  加拿大既然欢迎我们,就欢迎我们所有的家当(别忘了海运行李清单)

  吃火锅的时候,一女友叹一声:

  我上周在亚马逊上买了一对枕套,收到海关信,喊我交60块钱税!

  一众老移民立刻教育她:你干嘛要买亚马逊美国发货的东西呢?你干嘛不找个有美国邮箱的朋友帮你代收,然后带回来呢?

  女友回答:

  我伤心不是为了枕套,是想到,一对枕套能收60块钱税,我在国内家里的几十张油画和二三十块手表,恐怕这辈子也交不起来税见不到了哦!

  是呀,海运物品清单,那是用来运收藏品的,不是用来运锅碗瓢盆和铺盖棉絮的,把所有的收藏品(如果有的话)照一张相片,填一张表,过关时盖上章,回头才能免税。

  老板对你的爱,支撑你前三年。

  新移民的工资之低,低到令人发指。我在蒙特利尔找到的full time,最低13块,最高16块,最后要走那一天收到的offer,才开出3000块。这样的工资是可以安贫乐道的生活的,问题就是,买房用这个收入证明,那就要等上一年。

  贷款经理给我说,你给我一年的工资单,我给你五倍的贷款。

  也就是说,登陆不能买,刚找到工作也不能买,要到找到工作一年之后才能买。

  那我是有多大的胆子,才敢在温哥华房价飙升的时候,等到18年9月再看房啊!

  然后银行提供了解决办法,你不是新移民吗?用你在国内的工作的收入证明贷款啊。

  啊,我后悔啦!

  上一份收入证明,那是有日期的啊!

  银行看了,遗憾的告诉我,必须要现在的日期,或者没有日期!

  所以,新移民朋友们,你一定要请老板开一份没有日期的收入证明啊。

  开一份有日期的证明是人情,一份没日期的证明,那是更大的人情!

  2月1号之后,不用后悔了。

  大家情绪冷静,CIBC宣布,新移民也要雇主信或者OFFER才能贷款了。

  然后就是皇家银行什么的也跟进:你有海外的收入要贷款?

  给我个加拿大税表看看?

  总之,你有工作(至少貌似马上有工作)才能贷款买房了。

  而且工作单位和你的收入得是相称!

  比如说你找隔壁的杂货铺开个年薪10万的offer,那是必须的被pass掉了。

  在蒙特利尔开户的时候,当店员给 说,要开saving要开cheque,还要开啥美元账户储。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