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为何不相亲?最后一个原因你肯定想不到
相亲这件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爱很美味》中李纯饰演的美食博主刘静,在30岁的年纪还没有男朋友,频频被母亲安排相亲,烦不胜烦。
邻居家的小姑娘知道后说了非常经典的一句:中国的父母就是18岁之前不让你谈恋爱,18岁之后就开始逼着你结婚了。
说来也怪,相亲这种事情,在美国好像并不存在。
那么,美国人为何不相亲?他们没有年龄焦虑吗?他们的父母亲戚不管吗?
以下两点原因,一起来看,最后一个原因你肯定想不到。
在美国,结不结婚是个隐私问题
首先是社会文化方面,美国没有“剩女”的概念。
美国人不会在女性一过20岁的时候就催着恋爱结婚,把成家当成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女性就算是40岁还没有结婚,也不会被贴上“大龄剩女”的标签。
他们结婚也不是为了生儿育女。
美国人结婚的前提条件是彼此相爱到了必须生活在一起的程度,那些诸如家庭条件、职业、学历、长相等外部条件并没那么重要,因此美国年轻人裸婚的不少。
再从另一个方面来书,美国人并不缺少约会对象,美国社交网络发达,有各种各样的交友软件,另外年轻人也会经常组织party,而且大部分美国人都喜欢参加户外活动,所以他们认识异性的机会很多。
美国的孩子也不会在学生时代恋爱就被扣上“早恋”的帽子,也不会被父母阻止和异性接触,因此到了二十岁以后反而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年龄这方面反而就不会显得那么迫切。
另外,美国人崇尚自由,每个人不管女人还是老人都很独立,不会被要求“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情”。
不是30岁就一定要结婚,没结婚也不会被指责、嘲笑、关注。
他们可以有很多的选择,四十多岁才结婚的也很常见,一些五六十还没结婚的也不着急,并没有人会觉得他们有什么问题。
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他们也会选择单身一辈子。
美国的女性不需要依靠“结婚”来给自己的人生上一道保险。
也许是因为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美国的女性并不会通过结婚寻求安全感,反正他们也没有“养儿防老”的观念,所以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也不过是个人选择而已。
更重要的是,在美国,你结不结婚,和谁结婚,什么时候结婚,那都是你自己的事情,是你的隐私,你有权利决定自己想要过的是什么样的人生,哪怕是父母也无权干涉你的婚恋自由。
如果第三者强行插手两个年轻人之间的事情,反而会被认为不懂得尊重。
在美国,男人更喜欢成熟的女性
美国人不相亲,很大程度上还跟审美有关。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扎克伯格的妻子普莉希拉·陈,在中国男人的眼里就是“土圆黑”,扎克伯格在网上秀恩爱,不少网友嗤之以鼻。
为什么?无非就是中国的男人觉得扎克伯格这么有钱,怎么也该找个年轻貌美大长腿啊,怎么找这么一个“大妈”?
这就是中国和美国的审美差异决定的。
同样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在美国和整个欧洲和非洲都受到很多人的崇拜和欣赏,但在中国,少有男性欣赏她,原因也不过是,中国绝大多数男性还不懂得欣赏成熟、能干、内心强大的女性。
在他们眼里,只有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才是男人们喜欢和追逐的对象。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女孩往往到了二十几岁,就要赶紧找对象结婚的原因。因为在中国的社会价值观中,女性的年轻貌美和生育价值是最占优势的。
过了这个阶段,便就像过期的食品一样,再好也不会有人欣赏和青睐。所以中国的大龄剩女往往很难嫁出去,年纪越大选择面就越窄。
而女孩年轻的时候,越漂亮,选择面就越广;男人越有钱选择面也越广,甚至可以找比自己年轻很多的。
一个为财,一个为貌,中国的婚姻多多少少是带有一些功利性的。
在美国,女性则很少有年龄焦虑,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男人并不会因为他们的年纪“大”,就对她们“敬而远之”。
相反,美国的女性越是成熟的、独立的,越是有内容的、知识面广的、有趣的,就会越受到男士的欣赏和喜欢。
无论是婚恋市场还是就业市场,美国都更倾向于成熟的、阅历广的的女性。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美国经常看到中老年的新闻媒体主播人员和年纪偏大、长相普通的广告“明星”。
西方男士喜欢“熟女”,如果一个美国女人离婚后带着孩子,还是很容易找到没结过婚的男人的。他们欣赏那些坚强的、积极生活的女性。
从这两个维度来讲,为什么美国人不相亲?
大抵就是因为,无论是从生存方面还是从男性的审美方面,美国的女性都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倍感压力。年纪越大,她们反而能活得越舒展、自在、受欢迎。
相比美好的外在、年轻的皮囊,美国的社会和审美文化明显给予了女性和男性更多的尊重和选择。
在美国,所谓的婚姻自由,大抵是真的无需承担额外的外在压力吧。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