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口诛笔伐,联想到底怎么回事?
这几天,联想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准确地说,是联想的高层,被知名媒体人司马南“扒”了个底朝天。司马南连发七个视频,深挖了柳传志、杨元庆的联想发家史。告诉公众一个明确的问题:联想并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样。视频看起来很长,其实很好理解,概括起来,无非就是讲了以下几件事情。
柳传志等人是否侵吞国有资产?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前段时间上映的电视剧《突围》。国企京州中福花47亿元收购了价值不足15亿元的京丰、京胜矿,致使30多亿元国有资产流失,导致京州中福困难重重。经历过重重坎坷的调查,才发现这其实都是京州中福最大的领导林满江一手操控的,目的不过是缔造属于他自己的财富王国。影视剧来源于生活,这也就不难理解柳传志等人,是怎么在几十年间,一步步把国有资产变成“自家”的。不同的是,影视剧中的林满江的做法是违法的,是知法犯法、铤而走险,最后也只能落个锒铛入狱的悲惨结局。而所有的公开资料都显示,柳传志、杨元庆等联想高管团队是合法的。一切,要从国有企业改制开始说起。
最初的联想集团,是中科院100%控股,1993年,联想集团启动改制,授予柳传志、杨元庆以及其他联想员工35%的分红权。柳传志等人蚕食联想集团的第一步,就从这里开始了。
后来,通过把分红权转成股权,柳传志等人顺利从国企员工变成了国企的股东,又通过左手倒右手、推动上市等操作,一步步稀释了中科院的股权,最后仅剩29%。联想集团也从100%的国企,变成被柳传志、杨元庆等少数股东实际控制的股份有限制公司。如此看来,昔日那个标榜自己是“民族企业家”或者“中国商业教父”的柳传志,其实也不过是转移国有资产的买办资本家。
负债率90.5%,柳传志一年退休金1亿?在一系列的视频中,司马南还分析了几个曾经被别人忽略的数据。
比如,如今的联想集团董事长兼薪酬委员会委员宁旻,居然是柳传志曾经的生活秘书,现年薪高达5466万元。一直被认为是“电脑组装企业”的联想集团,在近几年的财报中,占收益大头的却是断头贷、P2P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并且还关联了不少小额贷牌照公司。又比如,联想集团的负债率高达90.5%,对比摇摇欲坠的恒大集团82%的负债率,不得不说是触目惊心。但与此同时,柳传志每年的退休金高达1亿,就连平平无奇的CEO杨元庆,年薪都超过1亿。联想还有不少高层的年薪不低于5000万元的。
另外,联想的7名核心技术人员中,4名都是外国人,首席技术官还是个美国人。不怕核心技术、机密等外泄?这方面,确实不知道联想是如何考虑的。
司马南在视频中不禁直呼:柳传志是个资本家,联想就是个金融帝国。现在的联想就是穷庙富方丈,管家比东家有钱。联想的风波,这几年就没有停过。先是“5G投票事件”被贴上卖国贼的标签,后申请科创板IPO,半遮半掩不敢声张,仅8天就被紧急叫停。如今被明德先生、司马南相继起底,却态度暧昧。吃瓜群众也不禁怀疑,联想的一系列骚操作背后,到底是企业家的作为,还是资本家的汲汲营营?是做实业,还是忙着钱生钱、利滚利、割金子、换银子?
司马南步步紧逼,联想试图“和解”?11月14日晚上9点多,“某条”一位网友捏造王健林去世的消息,马上出动了警方,对方账号也被永久封禁,王健林也少见地出席了公司的会议,力辟谣言。
相比之下,柳传志和他的联网集团,在面对司马南的步步紧逼,不仅没有发表任何的声明,没有澄清、报警,反而让秘书出面要私下约司马南吃饭,试图和解?
好在人间清醒司马南,不予理会甚至曝光了出来,避免落入对方圈套。
对比2018年“5G投票”事件时柳传志站出来的有利陈词:
“朗朗乾坤,如果几万名员工都不能正气自保,我们还办什么企业?我们就是一群窝囊废!”
还有2018年被质疑侵吞国有资产的时候,也是霸气回话:
“再乱说乱扣帽子,我就起诉你。”
这次面对司马南的有理有据、逻辑严密的声讨,面对一个个直逼真相的数据,柳传志、杨元庆包括联想集团至今没有发声,仿佛陷入了集体的沉默。
与联想沉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B站相关视频下面的网友,已经出离愤怒了。
有人说:“当初5G不投票给华为、滴滴偷摸去美国上市是卖国”;
有人回忆:“柳传志当初在香港走私、不是国企后,还通过利益输送强制采购”;
还有人挖出了新料:“其它企业抗洪救灾的时候,联想把郑州仓库的泡水电脑抢出来挂网上卖了”。
不管网友们如何沸腾,联想始终沉默。
一直不回应的联想,到底在回避些什么? 我们不得而知,但也间接说明了,司马南提出的一系列尖锐问题,并没有违背事实。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