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案例

香港又一著名企业家去世,临终之际呼吁香港不能再乱了!

  前不久,小编写过一篇《他是香港亿万富豪,一生做慈善,去世后却少有人知》(错过阅读的朋友可以点开看一下),提到了香港“皮革大王”田家炳先生的慈善事迹,有小伙伴留言称田老是一位无私大爱的教育慈善家,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田家炳先生生前捐校无数,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创办基金会以来,累计捐赠金额超10亿港币,分别用于祖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事业,所做的贡献功不可没,尤其是教育事业,因为捐赠的学校超百所,还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王”,是中国教育公益事业的企业家代表人物之一。而就在上个月,香港又一位知名企业家去世了,他就是金利来集团创始人、人称“领带大王”的曾宪梓先生。据港媒、央视新闻综合报道,金利来集团创办人,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届、九届、十届委员,香港著名企业家曾宪梓博士,因病医治无效,于9月20日16点28分在梅州逝世,享年85岁。9月21日,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在三园交界处的曾宪梓先生雕像前举行了悼念仪式,数百位圆明园职工和不少民众自发前来悼念,纷纷在曾宪梓先生的雕像前献上鲜花。斯人虽已逝,风骨犹不绝,吾辈当自强。

  说起来,曾宪梓和田家炳先生还是同乡,两人都是善良淳朴的汉族客家人,祖籍都是广东梅州,而且经历也相似,都是早期吃过苦头,从内地辗转香港创办工厂的实业家。壮大事业后,曾宪梓先生不忘做慈善,涉足文化、体育、航天、医疗等多个社会公益领域,累计捐赠金额超12亿港币。因为对教育和文化做出过巨大贡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还曾在1994年将一颗编号为3388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曾宪梓星”。另外,先生还获得过“中华慈善奖”,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的“大紫荆勋章”。曾宪梓先生一生爱国爱港,即便是在生命最后的尽头,也不余遗力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年8月10日,先生离世前一个月,因为香港问题尚未完全平息,老人还曾与700多名香港各届人士一道联署,呼吁“香港不能再乱了”。有网友爆料,曾宪梓先生晚年身体不太好,一身病痛,口齿也不太伶俐,但每年还是会在家乡广东梅州,坐着轮椅到他捐献的学校做演讲,意志力非常顽强。1934年2月,全民抗战爆发前夕,曾宪梓出生于广东梅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一家人的生活都很贫困,很早就辍学了。全国解放后,有幸得到政府的资助,依靠助学金重返学校,重新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1961年,从中山大学生物系毕业后,曾宪梓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工作。1963年,曾宪梓在香港短暂停留了一段时间,随后前往泰国跟家人团聚。曾宪梓的哥哥当时在泰国开了一家领带店。曾宪梓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接触到了领带生意。在泰国待了5年后,曾宪梓觉得看不到出路,思考之后决定重回香港寻找发展机会。1968年,曾宪梓带着家人到了香港,据他回忆,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1968年带着母亲、老婆和两个孩子到香港,真是一无所有,前路茫茫。很艰苦,不知明天怎么办,但要努力克服。于是在一间60平方米的房间,一个缝纫机的条件下就开始做领带了,一天做60条,一个人做一个人卖。”曾宪梓的人生在移居香港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凭借着一把剪刀、一台缝纫机勾勒出金利来的雏形,直到后来生意越做越好,慢慢成为了香港有名的“领带大王”。生意壮大以后,曾宪梓先生没有忘记祖国的教育之恩,一颗中国心横跨两岸,默默关注着祖国的发展。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曾宪梓不止一次捐资支持国家教育、航天、体育、科技、医疗与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赠金额超过12亿港币。

  

  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初期,最早对中国内地投资的一批香港企业家名单中,曾宪梓也是其中之一。1980年代,金利来放弃了海外拓展业务的计划。曾宪梓投资了100万美元,引进4条国际先进的领带工业技术设备,与梅州市对外经济发展公司合办“中国银利来有限公司”。有媒体报道1984年,中英发表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消息一公布,曾宪梓毫不犹豫地将准备投向美国的资金转投香港和内地,因为他深信,香港的命运只要和祖国联系在一起,就永远是光明的,祖国越发展,香港也会越美好。从2000年起,曾宪梓基金会还推出了“优秀大学生奖学金计划”,用于奖励家境贫寒及在高等院校就读的品学兼优学生。计划实施以来,参与此计划的重点大学共38所,资助奖励优秀大学生30940人次,累计奖学金逾一亿二千二百万元。曾宪梓累计捐赠给母校中山大学的金额高达5300多万元。此外,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华侨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都有曾宪梓先生捐资的大楼。在2018年12月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曾宪梓先生还获得了改革开放先锋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去年12月,新华社记者曾奔赴广东梅州采访正在家乡休养身体的曾宪梓先生,据记者记录,曾宪梓的家很朴素,没有亿万富翁的富丽堂皇,只有与国家领导人的合影,以及一幅幅装在镜框中的捐建学校照片,彰显了主人特殊的身份。在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曾宪梓表现得非常豁达,一点也不避讳谈论生死 。他说:“我这辈子没有遗憾了,我已经为国家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可能做得还不够。只要我活着一天,就会过好每一天,就要把为祖国做贡献做到最后一刻。”“我身体不好。”曾宪梓坐在轮椅上谈起自己的病情显得很平静,“换肾失败,两次动大手术,肾透析20多年了,明年(2019年)也许就见不到大家了。”“等我离开人世,我就住到小行星(曾宪梓星)上去。”现在,曾宪梓先生应该已经快抵达自己的小行星了, 愿先生一路好走。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