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素质再差,外国人还是“爱戴”着我们
近些年,新闻连续地报道中国人乱扔垃圾、闯红灯、围观起哄、插队等不文明行为使得中国的形象被大打折扣,电视机里的主播也开始无奈地对观众进行素质教育。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如此,但也无法打破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刻板印象”。
于是我们猜想,对于中国人,那些高情商的外国人一定耻与为伍吧!然而现实并非如此,中国人即使素质再差,外国人还是“爱戴”着我们。
来看看德国媒体《世界报》近期的一篇报道就知道为什么了。报道中称,2017年全球奢侈品行业销售额增长5%,打破1.2万亿欧元的记录,其中三分之一来自中国消费者。
中国多的是有钱人,这外国人都知道的,所以各奢侈品大牌都在巴结着中国人,他们开始不断进驻中国,广开门店,电商服务也相继上线。但数据却显示,发生在大陆的奢侈品消费只占全球的7%,这意味着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购买活动93%主要集中在境外,其中旅游购物为一重头。
想想也不难理解,中国的土豪们在国内是没有安全感的,先不说国内专柜的奢侈品税率高,同款产品国内外差价大这个问题,主要是水货假货多得让消费者难以辨别,这倒不是价格的问题了,而是面子问题。
说到面子问题,这不得不承认,如今大部分中国人的面子是“美”带来的,而中国人的审美实在匮乏和略显贫瘠,衡量审美的尺度已经不是“美”本身,而是金钱。
就拿一条金链子来说,这已经被不少中国人奉为“高端人士标配”,在中国人眼里,脖子上一条金链已经可以解释一切,如果解释不了,那只能说明这条金链还不够粗。
这样分析一来,如果被人发现自己在国内买的链子是假货,那面子还能往哪搁?所以,中国消费者在境外疯狂抢购奢侈品的行为也不为稀奇了。
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大臣玛丽亚·米勒就说过:希望将英国打造为“中国人最喜欢的欧洲国家之一”,近年来英国也一直致力于吸引中国旅客。
在2017年圣诞节礼日(又称“英国疯狂血拼日”),中国游客就以一己之力连续刷新各大商场销售记录,人均消费折合人民币约11910元。中国游客像抢白菜一样疯狂抢购LV、GUCCI的疯狂景象也让外媒感到震惊:“排队的超过八成都是华人;在店内结账的也都几乎双手、两臂都挂满包包”,成为“黑五大促”中一道另类的风景线。
美国旅游协会主席罗杰·道(Roger Dow)就戏言“中国游客是‘会走路的钱包’”,这个言论虽然不够尊重,但中国游客用真金白银铸就的购买力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的确,跟中国人强大的购买力和拉动经济增长效益的好处对比,外国人对中国人进行一下“爱戴”并没有什么难处,他们似乎把插个队、扔个垃圾看成是微不足道的东西,这就导致许多中国人“当局者迷”,而不将素质当一回事。
一个人想受到真正的爱戴,外表和内在其实是缺一不可的。所以,那些受到“爱戴”的中国人常常会滔滔不绝、唾沫横飞地大谈一把自己素质和品位,就在他们自以为美的时候,卡里又被外国人刷走了几万块,而对于他们所说的“美”,在外国人眼里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