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案例

在道德观上美国人和中国人最大最明显的区别在哪儿?

  前言:就善而言,中国人现如今的善是一种没有表现欲的“君子之善”但是却因为社会原因开始趋于冷漠导致彻底的变质,而美国人的善,则是充满了表现欲的十分夸张和张扬的善,他们推崇那些被认为是善良的人,而中国人则是更中意那些做好事不留名的人。

  说到中美的道德观的差异,让我想到了一个美国父亲Tim。

  其实一直以来大量的案例都表现出了中美居民的一些截然不同的特质,当一个悲剧或者事故发生在中国的时候,比如说常见的拐卖,杀人以及伤人,和此事相关的人(受害者的朋友和亲属),都会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意外而深受打击,我们能够看到新闻报道中他们绝望和无助的眼神,以及眼角打转的泪花。

  但是事件发生了半年到一年之后,这些与事件相关的人就开始被一个个的鸡汤文学和巨大的生存压力再次催着往前跑,因为他们不能够悲伤太久,不然在如今高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就必然追不上社会的车轮,一旦追不上就会被抛弃,而被抛弃的代价自然就不必多说,所以他们只能逼着自己忘掉,然后拼命的往前走不敢回头。

  而强迫自己将悲伤忘掉的人其实都背负着一个隐形的负重,所以每次在媒体的报道上看到类似的事情的时候,他们又开始对社会产生绝望,大哭一场之后写出自己的故事,随后又被催着往前走,不断往前走。

  古代官员亲属离世需要辞官挂印回家守孝一年到三年,因为当重要的亲人离世,一个人是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才能缓冲过来,但是现在才参加完葬礼第二天就到公司报道的事情非常常见。

  所以悲剧的发生,尤其是那种已经无法改变的悲剧,比如说受害者成为植物人,或者离世,对和受害者相关的人很难产生行为上的巨大的改变,他们依旧且必须按照之前的轨道生活,唯一能让他们发生的改变可能就是潜意识里多了几分对社会的悲观和绝望。

  而对于围观者,则是更为有趣,围观者们先是会对社会环境,人心不古等进行口诛笔伐,似乎每一次社会热点出现的时候网上都会充满了形形色色的正义人士,但是等时间过去一两个月,事件热度开始逐渐减弱之后这些人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开始过起了网民的日常,并寻找起下一个让他们可以发泄正义情绪的话题来。

  这是国内高速前进的环境所致,导致人们必须要不断的抛弃然后不断的前进,做人生的断舍离。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趋近于冷漠的道德观。所以引发我们对一件社会事件关注的不是我们的道德观,而是我们凑热闹的心理。

  而现在更夸张的是高度的商业化的社会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怀疑,许多中国父母教会孩子的第一件事也是怀疑而不是相信。

  而美国人是不同的,虽然一直以来美国也在以一种极快的速度进步着,但是却不像是中国这样是整个大环境的一同疯狂进军,不惜把每个人都卷进疯狂前进的车轮,搭上这班高速列车。美国社会的推进点是集中的,金融的推进点在华尔街,科学的推进点在nasa在硅谷,而对于整个美国社会来说,虽然物质产品换了一波又一波但是社会的基调是静态的,失业率虽然有上浮,但是对于非底层的中产家庭(也是美国的芸芸大众)来说社会的变化是不大的。

  所以美国人不用赶,不用疯狂的追逐社会的步伐,也是因此当一场意外发生时对他们的改变将会是巨大的。当然这些被悲剧改变的人也会反过来影响整个美国社会,去年在奥斯卡摘得许多奖项的《三块广告牌》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而Tim也是一个在这样环境下的父亲。

  1984年他的女儿失踪被人杀害。

  undefined

  他的女儿Laura

  从此这个美国男人的人生轨迹就改变了,他在媒体的镜头下其实和大部分发生意外的家庭一样,以冷面父亲自居的他,软弱得就像是一个羔羊。

  undefined

  1984年媒体给的Tim的照片

  相信你也和我一样能从这个老男人的眼睛里面看出他的悲痛,1984年到2000年的16年间,这个父亲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找出杀害女儿的凶手。

  但是随后的事情就不同了,到2000年之后,他知道自己一味地寻找可能并不能再收获太好的效果,于是他变卖家产成立了非盈利组织Texas EquuSearch,专门帮助那些失踪的孩子。

  到16年该组织一共找回了400多个小孩。于是在17年的报道中他成了远近闻名的慈善者,他对此也非常满意,表示他已经离世的女儿一定乐意见到他如此。

  这或许就是在社会因素下所产生的截然不同的道德观,对于一件好事的发生,中国人大多是凑热闹式的感动,而对于一件坏事的发生中国人总是凑热闹式的厌恶,但是趋于冷漠的道德观和怕麻烦的本性让我们完全不会选择站出来改变,所以键盘侠总是特别多,实际做事的人却又特别少,吼着让别人捐钱的人特别多,自己点开捐款页面的特别少。

  美国人则是喜欢表露自己的善,也喜欢扩散自己的善,他们的善恶观是强烈的,是富有表现欲的,虽然也可以说这是一种虚荣心在作祟。但是和我们不得不被架着走,逼迫自己忘掉曾经的伤痛相比,他们在承受了恶意之后的却是站出来了做了许多的事,而这些事或好或坏的反馈也正在帮助美国的社会进行一场缓慢而持续的进步。

  而在美国的历史上除了Tim,这样充满表现欲的善还出现过很多次,比如在高校篮球联盟上第一次让全黑人上场的教练哈金斯(他的故事被改编成了电影《光荣之路》)也包括为种族运动奔走的马丁路德金,我们可以说这种行为是一种充满表现欲的善。这种善就是我做了好事,我一定要说出来,一定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做了一件好事,但是这又有什么问题呢?这份充满表现欲的善最终让美国解决社会问题的路走出了很大的一步。

  现在国内许多人对美国式的这种充满表现欲的善持反对态度,因为在我们的文化里,做好事不留名才是真正的君子所为。

  所以本质来说中国的善恶原初应该是“君子之善”“小人之恶”

  但是这种君子之善融合进如今高速发展,人们不得不奋起直追的社会环境里,似乎就变成了一种事不关己的冷漠。也就如今年的甘肃女孩跳楼事件一样,鼓掌着有,呐喊者有,催她去死的人比比皆是,而想救她的只有哪个爬上了天台的消防员。这无疑是可悲的。

  所以让我们回到前言,就善而言,中国人现如今的善是一种没有表现欲的“君子之善”但是却因为社会原因开始趋于冷漠导致彻底的变质,而美国人的善,则是充满了表现欲的十分夸张和张扬的善,他们推崇那些被认为是善良的人,而中国人则是更中意那些做好事不留名的人。

  这或许就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善恶观的差异。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