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知名项目

中国高净值人群画像:近8成家庭选择海外教育!

  

  “高净值人群”这个词,我们常常会听到,但总归是模模糊糊的概念,一般觉得有钱人就是高净值人群。

  其实在国际上,它有详细的划分标准。

  麦肯锡有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根据个人金融资产的多少来进行分类:

  个人金融资产低于25万美元的,称为大众人群;

  个人金融资产在25万美元到100万美元之间的,称为富裕人群;

  个人金融资产在100万美元到2500万美元之间的,叫高净值人群;

  个人金融资产在2500万美元以上的,称为超高净值人群。

  还有非常少的一部分,叫亿万富豪,要进入亿万富豪俱乐部,需要个人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

  注意,这里的个人金融资产,指的是【可投资资产】,不是指固定资产。

  2021年12月,阳光人寿携手胡润百富调研院联合发布《2021中国高净值人群财富风险管理白皮书》。

  

  据悉,此次调研将有1000万人民币及以上资产的中国家庭,定义为“高净值家庭”。

  报告显示,中国净资产过千万的家庭超200万户:

  有600万人民币家庭净资产的“富裕家庭”达501万户;

  有千万人民币家庭净资产的“高净值家庭”202万户;

  有亿元人民币家庭净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13万户;

  有亿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7.7万户;

  3000万美元可投资资产的“国际超高净值家庭”5.4万户。

  中国净资产千万人民币以上的家庭,五年前大致是130万户,到了现在已经远远超出两百万户。

  短短五年间,高净值人士差不多翻了一倍,且人群构成分布比例也有所调整。

  这也就意味着,尽管有钱人越来越多,但对于有钱人才说,同样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压力。

  中国高净值人群构成 (按职业分)

  来源:招商银行-贝恩公司高净值人群调研分析

  胡润百富董事长胡润表示:

  “我们关注高净值人群,因为他们创造财富的经验非常丰富,在财富风险管理上也有更超前的意识和行动,这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现在的外部市场和政策变化都非常快,比如碳中和、逆全球化、房产调控、疫情波动等等,都和企业发展紧密相关。”

  

  在家庭和个人的财富风险中,高净值人群对财富的长期增值保值普遍有较高要求。

  47%的受访对象担心“家庭资产增速太慢”,39%担心“缺少对财富的传承规划”。总的来说,“求稳”是被高净值人群普遍提及的追求。

  这就要求高净值人士首先要在家庭资产增速与保值之间找到平衡。

  另一方面,想要保持财富的长期正增长,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尤为重要。

  这就决定了高净值人群大概率会比普通人更重视教育,对教育的投入也更大。

  这里面还有一组数据,中国高净值家庭主要集中在以下城市:

  北京(29.4万户)上海(25.5万户)香港(22.3万户)深圳(7.6万户)广州(6.9万户)

  不难发现,高净值人士集中的一线城市,也是内地教育开销最大的城市。

  2021年年初,International School Database(国际学校数据库)对全球73个城市的国际化教育费用进行了调查统计,中国的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全都入围TOP 10。

  养娃成本在200万以上——这还只是国内生活、上学(国际学校)的费用。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出国留学,花费就更大了。

  国际学校数据库

  北京上海的养娃成本,在国际范围内仅次于纽约!

  难怪香港明星纷纷迁徙到上海。

  明星们并不缺钱,可以给孩子的教育做很大的投入,而这也是高净值人士的普遍关注点——财富的健康传承和子女教育的密不可分,让高净值家庭持续把部分财富投入到教育中。

  尽管不少高净值人士现在依然让小孩在国内接受国际学校的教育。

  但其实,他们提前规划好的海外身份,国际学校的双语教学、人脉资源等等,早已为孩子们铺垫好了立足国际社会的资本。

  有朝一日,孩子出国深造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把事业、家族财富拓展到海外,也就顺理成章。

  

  经济实力和眼界,给予了高净值人士投资子女教育的资本和底气。

  调查显示,高净值人群平均愿意为每位子女的教育花费392万元,接近五分之一的高净值家庭准备为子女教育投入500万元以上。

  这个数字估计很多普通人看到,会觉得自己一辈子也赚不到这么多钱,但钱少有钱少的方法,可以的话跟着这些高净值人士的脚步走,大概率不会错。

  另外,在高净值家庭中,八成家庭选择海外教育!

  主要考虑高中和本科教育阶段作为开始海外学习的起点。

  82%的高净值人群关注子女就读学校的世界排名,57%的家长希望子女进入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深造。

  

  那么,为什么高净值人士,这些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有钱人,都把目光放到了海外教育上呢?

  就拿美国来说。

  比如现金国内大火的都是公务员、编制等“铁饭碗”,竞争极大。经济不是那么好的时候,大家都更向往“安稳”的工作。

  但在美国,真正好的工作是那些世界顶级的科技公司。

  国内以制造业为主,甚至要把一部分孩子分流到“职业学校”。但如果把目光放到全球上来,美国就没有这种“人才瓶颈”。

  欧美等发达国家掌握了全球科技金融等的大部分话语权,能够很好地吸纳和发展人才,并不存在“人才过剩”这种说法。

  囿于国内,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优势,孩子未来的发展也会比较局限。

  但如果从小就培养孩子立足国际社会的能力,那么:

  当中国经济箫条找不到工作的时候,孩子在世界其他地方都能找到工作;当全球经济萧条的时候,他们回到中国,也随时随地可以找到最顶级的工作之一。

  

  选择海外教育,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的贝聿铭,就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到美国麻省理工求学时,遇到了当时要去美国名校卫斯理学院的妻子卢爱玲。

  两人都是名门望族之后,都接受了美国良好的教育,乃至于子孙后代都与哈佛结缘,传承和再创了一个家族的辉煌。

  还真别不信,那些比你优秀、比你出身好、比你有钱的人,可能比你还努力。而优秀的人遇到优秀的人,家族成员的质量非常有保障。

  这也是高净值家庭长盛不衰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什么要让孩子去接受海外的教育?

  因为自孩子踏出国门到美国顶级名校进修那一刻开始,其实你就为子女编制了一个不得了的全球人脉网络。

  当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一线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几百万、千万家庭不在少数,甚至资产上亿的家庭都有不少。

  他们完全有能力选择海外教育,却往往缺少规划和意识。

  殊不知对孩子最大的爱,就是给他的人生一个好的、优秀的开始。

  

  让孩子到国外接受教育,与其到了高中或大学再出国留学,不如尽早给自己和孩子办理一个海外身份,比如美国、加拿大的绿卡或其他的小国护照。

  如上文所述,多一张身份,孩子就多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选择。

  年纪越大你就会越知道,其实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有远见、懂规划、重视并支持子女教育的中国家长。

  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有着清晰的认识,拥有懂得放手的勇气,始终用无声的托举,去成就孩子更大的世界。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