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仅次于麦当劳的第二大汉堡店也在澳洲
(摩斯汉堡总经理乔利手持日式特色的米汉堡)
日本人樱田慧1960年代在美国第一次吃到汉堡就爱上了这种食物,回到日本后于1972年创办了摩斯汉堡(MOS Burger),至今在日本发展为仅次于麦当劳的第二大汉堡连锁店,现在还打算在澳洲大展宏图。
据《信使邮报》报道,摩斯汉堡将美式汉堡与日式美食相结合,餐单中包括了米汉堡和照烧鸡等,打算借着澳洲人对日本美食的钟爱,5年内在澳开设100家店。
市值高达5.6亿澳元的摩斯汉堡在亚洲地区有众多分店,日本本土有1335家,新加坡有33家,中国香港有20家,在中国台湾则有多达258家,但过去一直没进军西方国家。澳洲成为该公司“西进”的第一站。
目前摩斯汉堡在澳洲还没什么存在感,现有的6家店均在昆州。该公司澳洲项目经理文森特·程(Vincent Cheng)表示,自2011年在森尼班克(Sunnybank)开设第一家澳洲店以来,他们一直在调整餐单以及熟悉本地市场,近期还聘用了麦当劳前行政总裁乔利(Tom Jolly)担任澳洲总经理以拓展本地业务。
文森特·程表示,澳洲人越来越了解异国美食:“20年前很多人不喜欢寿司,但现在变了,人们乐于尝试新事物,这对我们是好事。”
日本外贸组织((JETO)指出,日式料理30年来在澳洲发生着变化。1980年代的澳洲日本餐厅多是由日系酒店为日本客人及其客户提供的高档餐厅。随着1990年代日本经济崩盘、日系酒店撤离澳洲,在澳的日式料理多走休闲餐饮路线,例如回转寿司以及拉面店等。
JETO估计,仅昆州就有约250家日本餐厅,全澳更是多达1500家左右。
目前澳洲仍是日本食品的最大出口地之一,2014年的出口额就达到了94亿日元(约合1.127亿澳元),主要是加工食品及海鲜。
乔利称,摩斯汉堡立誓要在澳洲市场取得成功,并将澳洲作为进入其他西方市场的跳板。他表示,虽然摩斯汉堡销售的仍是西式的汉堡和薯条,但致力于发掘脱胎于日本料理的产品,例如米汉堡的概念就来自于日式烤饭团。以创办年份命名的“1972”则使用了和牛汉堡肉,此外还有寿司汉堡,以及亚洲生菜卷等。
乔利认为,布里斯班的高端汉堡店市场已经剥壳,在摩斯汉堡CBD店的步行距离之内就有另外5家汉堡店,所以“保持日式风味非常重要。如果需要在汉堡中加日式渍菜,那就得这么做。”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