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会越来越有钱
几乎每个人都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有钱人的钱越来越多?
以下是一张全球财富分布的金字塔图,从下往上依次为:普通人(69.8%)、一般富(21.5%)、超级富(7.9%)、极其富(0.7%)。
尽管普通人占据多数,但2017年福布斯发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依然让人不禁“哎”的一声。
(2017年7月数据)
再看看华人的TOP10富豪排行:
(2017年12月数据)
看到别人的资产计算单位是亿,是不是心在滴血?这些有钱人,为何钱越来越多?
当然我们讲的富豪,也不需上了福布斯富豪榜才算有钱,恩格尔系数便可以帮助衡量。如下图所示,通常富人在各项的支出都相对平衡,而穷人在食物家用产品、水电气电话费、医疗、汽油等远超富人。
因此,恩格尔系数越小,我们通常会认为生活水平更高,俗称为:有钱人。
1、投资机会与意识心态
富足的经济基础使富人更偏向于拥有“售卖和投资”的意识和心态。
面对市场机会时,穷人无所察觉,所以根本不会抓住时机去挣钱,考虑的问题更多是“这东西会花掉我多少钱?”。而在这时,富人则以赢家心态,抓住任何一个可以致富的机会。
而这也是因为富人和穷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穷人的钱更多是活命钱,亏不起,而有钱人可以做很多有门槛的投资,去冒着失败的风险博一把。
俗话说,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如果投资成功,那便是钱生钱。即使是投资失败,富人也更具承受投资失败的风险。
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有人说,圈子决定命运。富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是多元化的,同时他们也存在共性的东西和本质的特点。
富人们的圈子也以富人居多,他们之间有着相互利益。在富人的圈子里,我们可以认识到朋友的朋友,而朋友的朋友也是富人,就可以学习其他富人的投资思维,不但提升了自我,还扩展人脉,转而又可搜寻更多的投资机会。反之,穷人们的圈子大都是一些跟他现状相似的朋友。
3、教育对金钱的催生作用
在教育上,我们可以用马太效应来解释,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富人跟穷人比起来有着天生的优势,他们还可以投资自己。他们在学习一些新知识的时候可以报一些昂贵的学习机构、网络课堂或是专门请专业的导师培训,另外,他们还可以参与各地的知识讲座,接触更多大咖。而他们的孩子作为富二代,能够从小接受更好的教育,眼界更为开阔。
张兰、施正荣、段永平、张茵、李嘉诚等富豪都早已选择移民。以李嘉诚为例,他们移民的国家加拿大便有令人歆羡的“社会福利政策”,是小孩和老年人的天堂,也多次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国家。孩子的学习环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而接受到更好教育的学生对金钱的追逐欲望通常就越大,用马斯洛理论来解释,这就是对自我实现的渴望。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4、培养自己的富观念
财富的累积分为三种:投资大脑,指数上涨;投资资本,乘法上涨;投资劳动,加法上涨。
能成为有钱人的必然有其闪光点(暂时别提富二代),他们必然有其过人的胆识和把握机遇的能力。这里提到一种能力叫“看透”能力,他们必须透彻地理解了某些东西,才能利用钱生钱。
有句俗话说:“钱找钱易,人找钱难”。尽管如此,如果富人没有良好的投资和理财思维,也不懂得接触更好的教育,而是沉溺于自我满足的优越感中,那么,富人也终将变成穷人。穷人也并不是不能翻身,而是要学会自救,培养自己有个富观念。
总而言之,在富人的世界里,资本(有钱投资)+心态(冒险精神+魄力)+人际关系(重要的要素)+门路(掌握某些行业的关键资源)+良好的教育=越来越有钱。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