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移民自述:我在澳洲当警察15年
澳大利亚华人移民众多。远离故土的他们,在澳洲各行各业释放自己的光彩。而这群人,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注定与众不同——他们是警察。这是一份第一代华人移民鲜少选择的职业,无论是语言的高要求,还是司法体系的差异,都让“警察”这个头衔看起来遥不可及。
在澳洲,警察的身影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
深夜的火车站台,有他们为搭车的你送上一份安心;
热闹的庆典集会,有他们为欢乐的活动保驾护航;
发生暴力冲突,有他们在事发现场“镇压”暴民;
当然还有某些“高危”路段,他们正拿着查酒驾的仪器默默等你…
近些年,澳洲的警察梯队中,也不乏华人身影。
已经"移民澳洲"的他们 ,在各大城市从事着这份看起来离华人移民很遥远的职业。
他们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我在澳洲当警察,从来没掏过枪
胥辉,今年56岁,出生于中国上海。1991年初来到澳洲的他,已经在珀斯做了15年的警察。
目前,胥辉的头衔作是——“澳大利亚珀斯治安支队中队长”,主要负责辖区内的治安、刑事工作。
珀斯是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人口超过200万,其中约有近4万名华人生活在这里。
90年代初,珀斯曾因富有矿藏,位列全世界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当时的珀斯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胥辉年少进入西澳警察学院,尽管体型上比白人瘦小一些,但他刻苦练习擒拿格斗,学习枪支器械的操作,甚至极擅长通过语气、神态等信息辨别嫌犯的心理状态…
终于,胥辉以同届学生中的第一名毕业。
真正成为一名警察后,胥辉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枪械库查验枪支,然后仔细佩戴好属于自己的那一把。
下班后,他也会坚持在射击场进行常规练习。
尽管在长达15年的职业生涯里,他从来没有掏出过枪。
虽然在大多数时候,胥辉的工作都离“危险”很远,譬如道路巡查等。
但“警察”这份职业的特殊性无可避免。
2011年3月,胥辉曾在工作中遭遇致命的危险。在暗中侦查一起案件时,他驾驶的便衣警车突然遭到了猛烈的撞击,车头几乎全毁,索性人没有受伤。
一晃20多年过去了,胥辉已经几乎完全适应了澳洲生活,工作之余,他和同事们相处得很融洽。
胥辉的家里摆放着很多荣誉奖章,这些年来,只要换岗,同事们都会为他制作奖章以作纪念。
而他的家庭生活同样平静美满。三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正在慢慢长大。
为女儿过生日,
带孩子们出海,
20多年的移民生活,犹如白驹过隙。胥辉说,“在我的内心深处,依然保持着一颗中国心。”
用自己的力量,为华人社区服务
林章杰(Kenny)来自中国上海。2007年高中毕业后留学澳洲,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商业本科学位,而后进入澳洲金融公司工作。
2013年,林章杰突然想要给自己的人生一点“颜色看看”,他报名警校,而后成为了墨尔本的一名警察叔叔。
林章杰目前所在的警察局在墨尔本算是中等规模,他是这所警察局中唯一一位华人警察。作为一名华人警察,林章杰说,“从本心希望自己能够为华人社区做点什么。”
在成为一名澳洲警察前,林章杰一直以为警察等于“英雄”。
但真正在澳洲当警察后,他由衷感慨,“在这儿,警察是一份职业。在警队中强调警察要保护自己,其次是保护人民群众,然后才是要抓住罪犯。”
林章杰似乎已经完全适应了需要高体能的、24小时轮轴转的倒班制警察工作。
除了日常出勤和巡逻之外,他的工作中随时面临突发状况。加班、夜班那是常有的事儿。
“澳洲警察”这份工作让林章杰遇到了更多人,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一些难以想象的事,也在真实发生着。对于他来说,这是挑战,更是收获。
澳洲警察不鼓励加班,源于“预算”问题
唐晓冬,澳籍华人,2008年开始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地方警察局工作。
他所在的辖区治安是24小时全覆盖,值班警察是三班轮,8小时一个班,每个班两人搭档。
昼夜颠倒,确实折磨人。但现在,唐晓冬已经完全适应了这样的生活。
唐晓冬和同事们都至少提前15分钟到岗,才能把上班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
换上警服,束好大腰带,挂好手铐、警棍、枪套儿等等。再到枪柜取枪,还有taser(电击枪)、paper spray(辣椒水),之后登记。
再在一个登记本上登记你要开的警车的车牌,起始的里程数。
还有电台、电筒、录音笔、酒精测试仪、相机……
警察上岗,真家伙少不了。
宁静祥和的布里斯班突发事件不常有,但电台里一旦响起紧急呼叫,那就是命令。
唐晓冬曾遇到过另一个辖区突发歹徒持枪绑架,有两男两女四个人质,歹徒胁迫欲驾车逃走,期间一度用枪指向现场警察,请求支援。
他们立刻全员出动,一路警灯警笛全部打开疾驶,路上的所有其他车辆全部自觉贴边儿让路。
到了现场,歹徒刚刚被制服,唐晓冬和搭档遗憾得捶胸顿足。
正准备离开现场,电台又一阵呼叫,原来是有人要自杀。唐晓冬又和搭档打开警灯警笛往那赶。半路电台又响起,问题解决。
回到警局已经是中午,刚准备吃饭,唐晓冬的同事反应大致就是辖区里一个精神病患者没按时吃药,精神病发作,要烧掉整个街区,系统里显示该患者曾暴力袭警,偷偷录下和警察对话,朝警察吐口水等等……
唐晓冬放下筷子,赶到现场。观察后确认没有暴力倾向,就让电台安排救护车来拉人。
下班前半小时左右,唐晓冬回到警局,开始在电脑系统里录入当天的案子,在做一些别的paper work。
澳洲并不鼓励加班,所以唐晓冬必须在下班时间之前把这些做好,如果没完成,就是“时间管理”能力有问题。
“之所以不鼓励加班,是由于'预算'问题。因为加班的每个小时,工资都是要按照'双倍'给的,所以加班的事情一多,警方的预算就不够用了。”
曾经在复活节加班的唐晓冬,拿到过一小时150多澳元的工资。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