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问答

夫妻花1300万回乡下造房,送孩子去便宜学校:反鸡娃后,我和孩子都变了

  对于从小城市出来的年轻人来说,大城市承载着梦想,是远方,是向往。

  但对于在城市生活了很久、背负过压力的人来说,大城市除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同时也有拥挤的空间、远离的自然。

  钢筋水泥环绕的生活,不一定是最能滋养生命的土壤。

  江西昆山,建筑设计师邢永恒花了三年时间,建造了一座乡村豪宅。

  

  该豪宅的所在地计家墩村,位于江苏昆山,是依着农田而建的乡村,整个村子被水系包围,与淀山湖、澄湖相连。

  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来说,这里恍若世外桃源。而距离上海的市中心,开车仅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为了建造这个房子,邢永恒夫妻花费人民币约1300万元,甚至二次抵押了上海西郊的独栋花园别墅,还找了身边的朋友借钱,才冲刺完成。

  自身的专业就是建筑设计的邢永恒,用租下来的四个宅基地,把这里打造成了一个理想家园,院内院外,扑面而来的都是惬意美好。

  这座乡村豪宅占地和院子加起来一共有4亩。门前有一条河,北面正对着一大片田野和树林,站在院子里看到的都是田野。

  “对在城市生活了20多年的人来说,能拥有这样的一片天地,是很奢侈,很奢侈的。”邢永恒不无感慨地说。

  从2016年签下这里,到一点点建造完成,花了1300万,亲手建造起这6栋房子、3个院子和2亩农田。

  邢永恒夫妻把这里的一切拾掇得复古、诗意、浪漫,让人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熟悉的小木门、青石板路。

  寒来暑往,那一缕缕青绿的草木,就陪着院子里的人来人往,悠然惬意。

  

  可能有人会问,这看着很美好,但从城市搬到小乡村,工作怎么办?孩子的教育怎么办?且投入成本这么大,后期收得回来么?

  小美想说的是,像邢永恒,原本就是在大型事务所做过建筑设计的,后来又开创了自己的公司,事业风生水起,夫妻俩还在上海有独栋别墅,说明本身收入不差。

  只是,他们在上海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都非常大,因此有一方小天地,能让自己放松下来,悠然于山水间,和孩子在田野嬉闹,是一件很奢侈宝贵的事情,这种收获并不是金钱可以计算的。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除了自己种一些蔬菜、下地劳作,抱着瓜果回到厨房,实现真正的从田间到餐桌,邢永恒还把自己的工作室搬了过来,现在一周甚至一个月才回一次上海的办公室。

  妻子在这里也有自己的茶室,练字、喝茶,和孩子们一起在长桌上看书,好不自在。

  一直忙于事业的邢永恒,以前甚至都不懂得如何与孩子相处,全职在家的妻子对他也颇有意见。

  自从修建了这个小庭院,一家人搬过来住之后,才发现了童年快乐原来可以如此纯粹。孩子们踏在种满香樟树的田间小道上,赤着脚,一路微风习习,那画面隔着屏幕都能让人感觉美好。

  

  中国的孩子,童年除了游乐场、公园和兴趣班,很少人能这么亲近自然。

  邢永恒给孩子们建造了青绿的草坪,大大的石墩,白色的鹅行走在草地上,孩子们还能去逗一下。

  自从有了孩子,邢永恒家里就没有了电视。远离信息流的干扰,让孩子们专注于当下,或许这也是他们从上海到乡村的原因吧。

  

  昔日忙于事业的父亲,如今也有机会停下来,陪孩子们在田头嬉戏,在草地上玩闹,在稻田里农作,一起去采拾自己种的瓜果蔬菜。邢永恒和孩子的关系改善不少。

  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逗鹅、爬山,散步,和孩子一起悠哉悠哉,快乐成长。像极了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怡然自得的闲适悠然。

  

  大城市公园里才有的小沙丘,邢永恒在家门口就给孩子建了一个。不得不说乡下土地多的好处就是明显啊。

  跟大城市比起来,几亩地的空间供孩子玩耍,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邢永恒也说:“我们为孩子选择了最近、最便宜的学校”。

  这句话,估计能让很多大城市的家长惊掉下巴。但邢永恒接着说:“我们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赢在终点。”

  其实这跟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很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孩子还小的时候,该玩就玩,顺应孩子的天性,等到慢慢长大,压力才慢慢升级。

  这样的教育理念无疑更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更人性化。

  

  邢永恒并没有卖掉上海的别墅,只是二次抵押了,以他设计公司二十多名员工的规模和发展前景,估计他对自己未来的赚钱能力有信心。

  从“赢在终点”这四个字,也能看出邢永恒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也是有野心的,只是不着急,等得起,愿意让孩子慢慢来。

  等到孩子大一些,需要好学校上学的时候,邢永恒也是随时可以把孩子接回上海。不得不说,如今的中国,能安然享受这种田园生活的,还得是邢永恒这种家产至少上千万的人。

  大多数普普通通的人,正一头扎进城市里,牺牲了居住空间,穿梭在钢筋水泥的高大建筑之间,只为争取不让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差得太远。

  

  所谓乡下,在国人眼里就是乡村,就意味着落后、闭塞。而城市,就是经济、机会等各方面资源充足的地方。

  事实上也是如此,邢永恒的生活再让人向往,也只是少数人“进可城市,退可乡村”的选择,而他在城市有房子,孩子的教育就不成问题。

  那么,普通人就没有机会享受这种偌大的乡下空间和城市资源了么?答案很残酷,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条件。

  了解过海外教育的家长都知道,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之处,是国内的父母更注重写作业,好好学习,考试考了多少分。

  很多小孩两三岁不好好吃饭,就会被塞过来一部手机。以至于现在的孩子几乎很少有不会刷抖音、玩游戏的。

  

  国外的父母则更注重陪伴,跟孩子一起读绘本、跳舞、玩游戏,哪怕钻到桌子底下。

  会在抽屉里放满瓶瓶罐罐让孩子去翻,会在屋外的空地上搭个滑滑梯、游泳池,雨天让孩子玩水,阴天让孩子玩沙子石头。

  孩子两三岁也有幼儿园,但基本都是玩,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老师也只是教一些很基本的东西,更大一点,关注的就是孩子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好的习惯和内在的驱动力、自信心等。

  一个是直接帮助孩子找到结果,一个是慢慢引导孩子去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启发心智,后者在成长过程中养成的品格习惯,可以说是受益终身。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孩子,童年没那么辛苦,学习也没那么辛苦,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学,他们的承受能力和吃苦能力也是一步步上升的。比如大学如果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是很难拿到学位的。

  这跟国内好像是反着来,苦高中松大学(相对而言),以至于很多人毕业后都遗憾在大学的时候没有再努力一点,没有多学点知识。

  第三点,无论美国还是加拿大,当地的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重视运动爱好的培养,什么都尝试一下,最后选两三个喜欢的坚持。

  同时美国家庭对自然有很深的感情,户外运动很流行,也许是地广人稀的缘故,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都会带他们去户外感受自然。

  最后,美国、加拿大还有一些欧洲国家的居住环境,并不会像国内这样两极分化,美国和加拿大的乡村,也有很多好的学校,各种设施和资源也很齐全,开车去上班或送孩子去上学,都不成问题。

  满足了居住条件的同时,又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可谓一举多得。

  所以,如果你正苦恼囿于大城市的小空间,或者是小城市的稀缺资源,那么不妨把远光放远一点,看看西方等欧洲国家,也看看自己是否有可能,换一片天地和环境,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和受教育。

  在国外,不需要上千万才能达到这两者的平衡,花点小钱办理一个海外身份,就能过上邢永恒这样诗和远方的生活,同时不耽误孩子教育。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文末左下角原文阅读,进一步了解噢。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