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知名项目

长顺县易地移民搬迁项目

长顺县作为贵州省黔南州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区域,通过系统性政策与多元化扶持措施,成功实现了数万贫困群众从“深山穷沟”到“城镇新居”的跨越式发展。以下从搬迁规模、安置措施、后续扶持及成效等方面进行

一、搬迁规模与安置点分布

1. 总体搬迁情况

“十三五”期间,长顺县共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28户1565人,涉及敦操乡、广顺镇等多个乡镇的安置点。截至2018年,全县累计搬迁14644人,2018年计划新增搬迁6700人,主要安置在县城及广顺镇。

  • 主要安置社区:包括长寨街道顺兴社区、广顺镇南福新苑社区、金竹花园社区、夜郎古屯社区,以及代化镇康顺社区等。
  • 配套设施:安置点普遍配备学校(如顺兴社区与长顺县第四小学、第四幼儿园仅一墙之隔)、扶贫车间、便民服务中心等,实现“拎包入住”。
  • 二、后续扶持措施

    1. 产业与就业保障

  • 产业带动:通过“平台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蔬菜种植、刺梨、高钙苹果等产业,流转迁出地土地4000余亩,促进搬迁户通过土地入股分红增收。
  • 就业支持:引入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手套厂、电子厂)入驻安置点,提供就近就业岗位。例如,顺兴社区的家纺公司为居民提供月薪2000-4000元的工作。还组织技能培训1175人次,引导5124人就业。
  • 标准化厂房建设:农发行贷款支持建设广顺镇轻工产业园标准化厂房,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
  • 2. 公共服务提升

    长顺县易地移民搬迁项目

  • 教育保障:安置点配套新建或改扩建学校(如广顺镇第三小学、顺兴社区第四小学),确保搬迁子女就近入学,并推动东西部协作教育帮扶,提升教学质量。
  • 文化服务:在11个安置点建立图书室,实现通借通还,并开展“四点半学校”等社区教育服务,丰富搬迁群众文化生活。
  • 医疗保障:通过社区便民服务网点、卫生服务中心等设施,确保搬迁群众基本医疗需求。
  • 3. 社区治理创新

  • 分类治理:将安置区划分为示范引领型、巩固提升型、基础保障型三类,针对性优化服务。例如,金竹花园社区打造“15分钟生活圈”,强化就业和便民服务。
  • 红色物业与自治:代化镇康顺社区成立物业公司,推行网格化管理,组织“文明义剪”“爱心课堂”等活动,促进搬迁群众融入。
  • 三、政策保障与长效机制

    1. 组织保障

    2016年成立县级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县长任组长,统筹发改、教育、人社等多部门协同推进。

    长顺县易地移民搬迁项目

    2. 资金支持

    通过“特惠贷”等金融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并争取省级专项资金及东西部协作资金(如广州市对口帮扶),保障安置点建设与后续扶持。

    3. 动态监测

    建立防返贫监测机制,对搬迁群众实施动态跟踪,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新增人口住房需求通过商品房、宅基地置换等方式解决。

    四、成效与典型案例

    1. 生活改善

    搬迁群众从“土房漏雨、山路崎岖”的困境转为现代化社区生活。例如,柏王保一家搬入顺兴社区后,通过电烤炉替代传统火盆,并参与社区绿化工作获得额外收入。

    2. 经济增收

    广顺镇南福新苑社区的柏家才从务农转为幼儿园保安,退休后担任楼长,实现稳定收入与社会价值双提升。

    3. 文化融入

    康顺社区通过布依族枫香染、唢呐等非遗传承活动,保留乡愁的同时促进文化融合。

    五、未来发展方向

    2023年后,黔南州提出打造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黔南样板”,重点推进就业增收、产业集聚、社区治理等工程,计划到2025年实现搬迁群众完全融入城镇。长顺县作为省级示范点,将继续深化产城融合,推动安置区向高质量城镇化迈进。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