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
跨区域合作加强:镇远县与广东三水区、浙江西湖区等地建立长期劳务协作机制,通过举办“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会,引入东部企业提供多样化岗位。例如,2025年2月举办的“三水区·镇远县春风行动”招聘会吸引了28家企业,提供2000余个岗位,涵盖机械、餐饮、商贸等领域。
“点对点”返岗服务:针对外出务工人员,镇远县提供免费包车服务,并发放“爱心礼包”,确保返岗就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2024年首趟“返岗直通车”输送91人赴广东就业。
2. 岗位开发与就近就业
扶贫车间模式延续:通过“企业+就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镇远县在移民安置点附近设立生产车间,如李氏食品公司的月饼车间,为搬迁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月收入可达2000元以上。
公益性岗位动态管理:针对易地搬迁家庭中的就业困难群体,开发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如劳动保障协理员),提供每月942元岗位补贴及意外保险,并实行一年一签的动态管理。
3. 技能培训与职业发展
校企合作提升技能:镇远县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如西南大学、贵州大学),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同时为员工提供技术培训。例如,李氏食品公司与高校联合研发道菜月饼,提升产品竞争力并带动就业。
职业技能培训品牌化:依托“技能贵州”行动,重点培育“贵州技工”“黔灵家政”等技能品牌,增强劳动者就业竞争力。
4. 补贴政策优化
求职与交通补贴调整:通过专场招聘会实现稳定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搬迁劳动力,县外省内就业补贴500元,省外就业补贴1000元;到浙江省就业满3个月额外发放1000元交通补贴。
就业援助专项支持:2025年黔东南州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镇远县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设立“爱心岗位”等,对困难群体实施兜底安置,累计提供4.31万个援助岗位。
5. 政策保障与就业服务升级
政策联动保障就业:贵州省“六六就业稳岗计划”要求将就业优先纳入地方发展规划,镇远县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并优先保障用工需求大的企业用地。
数字化就业服务:利用“苗侗就业通”小程序等线上平台,提供岗位匹配、返乡登记、直播带岗等服务,提升就业服务效率。
镇远县2025年的移民就业政策调整注重区域协作、岗位多元化、技能提升和服务优化,通过政策补贴、校企合作及数字化手段,促进搬迁群众和困难群体实现高质量就业。如需具体政策文件或更多细节,可参考贵州省及镇远县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