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问答

镇安县移民搬迁安置方案

镇安县作为陕西省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区域,通过创新机制和精细化措施,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移民搬迁安置方案,旨在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以下是其核心内容及实施要点:

一、安置机制创新

1. “三五”工作机制

镇安县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三五”机制实施方案》,具体包括:

  • 人分“五种类型”精准培训:针对搬迁群众的技能水平和就业需求,分类开展就业培训,促进增收。
  • 配建“五小设施”完善功能:在安置点配建小菜园、小库房、小超市、小公园、公交站点等设施,解决生活需求并促进社区融入。
  • 创新“五项措施”基层治理:通过网格化管理、社区工厂合作、创业扶持等方式提升治理效能。
  • 2. “三精”管理模式

  • 精准搬迁:通过数据清洗和政策调节,确保搬迁对象精准、选址科学(如靠近园区、景区或社区)。
  • 精准施策:结合短期就业与长期产业扶持,例如在安置点周边建设密植桑园、养蚕工厂等社区产业。
  • 精细管理:通过“五小社区”建设(小生活用房、小菜园等)和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提升搬迁群众归属感。
  • 二、产业与就业扶持

    1. 社区工厂与产业园区

  • 在安置点配套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园,例如云盖寺镇花园社区引进15家企业,提供760个就业岗位,月均工资2300元。
  • 推行“三带四联”模式(大户带、企业带、合作社带,联产、联业、联股、联营),发展特色产业,如柴坪镇塔云新区安置点通过养蚕工厂带动100余户就业。
  • 2. 技能培训与创业支持

  • 组织搬迁群众参与建筑、加工等行业定向培训,并给予创业资金扶持,例如银洞湾安置点扶持26户自主创业,带动191人就业。
  • 三、配套设施与基层治理

    1. “五小设施”与生活保障

  • 在大型安置点配建小菜园解决种菜需求,避免因生活成本引发的社会问题,例如花园社区流转42亩土地建设菜园,覆盖480户。
  • 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例如与县中学、加油站等单位合作提供宿管、保安等岗位。
  • 2. 基层治理三级网格

  • 采用“片长+楼长+单元长”三级管理模式,划分片区并配备管理人员,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例如银洞湾安置点划分4个片区,配备15名单元长。
  • 四、政策保障与管理机制

    1. 资金与住房保障

    镇安县移民搬迁安置方案

  • 提供差异化建房补助(人均2.4万-2.7万元)和自筹资金上限(户均不超过1万元),并通过审计控制房价成本。
  • 拆除旧房并给予不低于2万元的奖励,推动土地增减平衡。
  • 2. 专项治理与长效机制

  • 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覆盖全县59个安置点,重点整治消防设施、电动车充电等问题,并建立微型消防站和应急联动机制。
  • 实施“周交账制”,通过每周例会、通报和评比压实责任,确保任务落实。
  • 五、典型案例

  • 云盖寺镇花园社区:作为“三五”机制发源地,通过配建小超市、餐馆等商业设施,月均增收100元/户,并建设孵化园解决760人就业。
  • 塔材厂棚户区改造项目:规划安置1110户,配套文体中心和广场,是县城首个集中安置示范项目。
  • 镇安县的移民搬迁方案以“稳得住、能致富”为核心,通过机制创新、产业融合、治理优化和政策保障,实现了搬迁群众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融入、能发展”的转变,其经验被国家发改委推广。如需了解具体政策文件或项目详情,可参考官网公开信息。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