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宜君县移民搬迁房
铜川市宜君县作为陕西省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显著改善了搬迁群众的生活条件和就业环境。以下是其移民搬迁房相关工作的综合情况:
一、搬迁政策与规划
1. 目标任务与完成情况
宜君县在“十三五”期间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281户3456人,包括进城安置、进镇安置、中心村集中安置等多种形式,实际入住率达100%。截至2022年,全县建成集中安置点14个、分散安置点10个,西园小区作为最大集中安置小区,容纳392户1248人。
2. 资金投入与建设标准
搬迁安置房建设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支持,例如西园小区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建设三栋18层住宅及配套设施,户型面积控制在90-115平方米。部分安置点结合城镇化发展,如镇安置小区总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配备商业网点和公共设施。
二、安置房建设与配套设施
1. 居住条件改善
搬迁群众从老旧土坯房迁入现代化住宅,例如棋盘镇马庄村安置点实现通水、通电、通路,并配备活动广场、健身区等基础设施。西园小区提供“微菜园”划分(户均30平方米),缓解搬迁群众的生活成本。
2. 公共服务配套
社区内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涵盖社保、户籍、就业培训、法律咨询等服务。部分安置点还配套建设社区工厂、卫生室和学校,如雷塬幸福小区实现医疗、教育资源的就近覆盖。
三、就业与产业支持
1. 就业保障措施
通过引进社区工厂(如苏陕协作的毛绒玩具厂)和帮扶车间,提供本地就业岗位。例如,创意工艺品有限公司为200多人提供就业,月均工资达1500元以上。搬迁户还可通过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实现稳定收入,如张柳英夫妇月收入合计9000元,主动退出低保。
2. 产业融合发展
安置点周边发展特色农业和集体经济,如皇后村种植中药材黄芩2100亩,马庄村建设生猪育肥场和苹果示范园,年收益超20万元,带动搬迁户分红。
四、社区管理与后续帮扶
1. 自治与党建结合
安置点纳入社区或村委会统一管理,成立居民小组,党员搬迁户编入基层党组织。西园小区通过党建引领,推动社区精细化管理和文化阵地建设。
2. 问题解决与腾退复垦
针对搬迁过程中的资金纠纷(如罗坪村因工程款拖欠延迟入住),通过协调专项资金和入户宣传逐步解决。全县旧宅基地腾退复垦率达100%,不可拆除房屋收归村集体处置。
五、成效与挑战
宜君县通过“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闭环管理,不仅改善了搬迁群众的居住环境,还通过产业和就业支持巩固脱贫成果。未来需持续优化社区服务,解决遗留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