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生态移民局张国标
在贵州省脱贫攻坚与生态移民事业的历史进程中,铜仁市生态移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国标以其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卓越的领导能力,成为推动区域移民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人物。从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落地到水利水电移民的复杂协调,从基层党建的创新实践到移民后续扶持的精准施策,张国标始终站在改革前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移民工作无小事”的责任担当。他的工作轨迹不仅映射出铜仁市生态移民系统的治理智慧,也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党建引领与政策执行
作为铜仁市生态移民局党组成员,张国标始终将党建工作视为移民工作的核心驱动力。在2019年全市移民工作会议上,他明确提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工作理念,强调通过党组织建设提升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执行力。这一理念在易地扶贫搬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建立“五合”模式(区域协作合力、住房安置合意、完善服务合心、产业扶贫合利、文化认同合群),成功打造了具有铜仁特色的移民安置品牌,累计完成数万人的搬迁任务,并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在政策执行层面,张国标主导制定了《铜仁市生态移民工作规范化操作手册》,将中央和省级政策细化为12类63项具体操作标准。例如,在水利水电移民安置中,他推动建立“三级审核、双向公示”机制,确保思南花滩子水库、江口车坝河水库等重大项目的移民补偿方案公开透明,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42%。这种制度创新不仅提高了政策落地的精准度,也为后续的移民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统筹协调与团队建设
面对移民工作的跨部门特性,张国标展现出卓越的统筹协调能力。在2024年阿岗水库移民考察项目中,他带领团队赴云南罗平县系统学习土地征收协议签订、移民资金管理等先进经验,并将“包保责任制”“矛盾纠纷三级调解机制”等创新做法引入铜仁。这种开放型的工作思维,使铜仁市在花滩子水库移民安置中实现了签约率98.7%、搬迁完成率100%的突破。
在团队建设方面,张国标提出“四个增强”培养目标(纪律规矩意识、责任执行力、学习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通过建立“导师制”“项目攻坚专班”等机制,培养出30余名移民业务骨干。2021年,其分管的移民安置服务中心在省级考核中位列前三,机关党支部更获得“铜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殊荣。这种人才梯队建设策略,为移民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
创新实践与成效评估
张国标在移民工作中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与模式突破。针对移民后续发展难题,他主导开发“移民大数据管理平台”,整合安置点人口、就业、产业等12类数据,实现动态监测与精准施策。该平台在2024年松桃县移民工作中成功预警3处就业失衡风险,通过定向技能培训使移民就业率提升至91.2%。他推动建立移民资金“三色预警”监管系统,使资金使用违规率从2019年的2.3%降至2024年的0.4%。
在成效评估体系构建方面,张国标创新提出“四维评价法”(政策落实度、移民满意度、生态修复度、经济发展度),将传统的结果考核转变为全过程绩效管理。以万山区安置点为例,通过该评价体系发现公共服务配套滞后问题后,及时协调追加教育医疗设施投资1.2亿元,使移民子女入学率从78%提升至97%。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评估机制,有效提升了移民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民生为本与可持续发展
在移民安置实践中,张国标始终将民生需求放在首位。他推动实施的“移民创业孵化计划”,在碧江区、江口县等地建成8个移民创业园,累计培育小微企业146家,带动就业2300余人。其中,思南县葵谷军事拓展训练基地在退役军人肖子勇的运营下,年接待培训人员超万人次,成为省级移民创业示范项目。这种产业赋能模式,使移民人均年收入从搬迁前的6800元增至2024年的2.1万元。
对于生态保护与移民发展的平衡,张国标提出“三生融合”理念(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在大兴水库移民项目中,他指导设计“库周生态经济带”,通过发展经果林种植和水产养殖,既修复了15.6平方公里库区生态,又创造年产值1.8亿元。这种绿色发展模式,被贵州省生态移民局列为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
张国标在铜仁市生态移民局的十五年履职历程,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移民干部的政治担当与专业素养。从党建创新的制度设计到民生改善的微观实践,从跨区域的经验借鉴到本土化的工作创新,他构建起了一套兼具政策刚性与人文关怀的移民治理体系。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移民工作需要更多关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认同构建和碳汇价值转化等新领域。建议建立移民社区“智慧治理”平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移民安置与碳交易市场衔接,这或许能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移民工作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article {max-width: 800px; margin: 0 auto; line-height: 1.6;}
introduction {background: f8f9fa; padding: 20px; border-radius: 8px; margin-bottom: 30px;}
h2 {color: 2c3e50; border-bottom: 2px solid 3498db;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40px;}
conclusion {background: e8f4f8; padding: 20px; border-radius: 8px; margin-top: 3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