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国家

重庆万州移民馆活动心得

在参与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的研学活动后,我深刻感受到这座全国唯一纪念三峡百万大移民的专题性纪念馆如何将历史、文化与精神传承融为一体。以下是我的活动心得:

一、沉浸式学习:多维度感悟移民精神

纪念馆通过“一馆三基地”的教学场景设计,将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结合。例如:

重庆万州移民馆活动心得

  • 观展与讲座:在“伟大壮举 辉煌历程”展厅,通过移民老照片、外迁船票、移民干部遗物等实物,配合专家与移民亲历者的讲述,我得以直观理解“舍小家为国家”的家国情怀。尤其是移民干部冯春阳的事迹,让我感受到基层奉献者的伟大。
  • 场景化实践:走进移民新村和迁建企业,看到库区从搬迁到振兴的巨变,如文旅融合的天生天城,让我体会到移民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的延续。南滨公园的环保实践则深化了对生态优先发展理念的认同。
  • 二、创新性体验:科技赋能红色教育

    重庆万州移民馆活动心得

    纪念馆运用数字技术与AI工具,让历史“活”起来:

  • AI辅助研学:如万州外国语学校使用“文枢学伴”AI工具,通过视频、图片和互动讨论,将移民故事拆解为“前世、今生、来世”三部分,激发对责任传承的思考。
  • 数字基因库:红色基因数据库通过高精度扫描文物、标注文化内涵,让移民档案和音视频资料可追溯、可互动,例如通过VR技术重现移民搬迁场景,增强代入感。
  • 三、情感共鸣:仪式感中的精神升华

  • 宣誓仪式:在三峡移民主题雕塑《生生不息》前宣誓,仪式感让我感受到个体与集体使命的连接。雕塑中移民告别故土、奔赴新生的场景,象征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
  • 艺术表达:自创的《三峡之歌》、移民主题雕塑《三峡明天会更好》等艺术作品,以情感化方式传递移民群体的集体记忆,引发共鸣。
  • 四、反思与责任:从历史到未来的担当

    活动让我意识到,移民精神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当代青年的行动指南:

  • 家国情怀的传承:移民故事中“故土难离”的情感与“顾全大局”的抉择,启示我们在个人利益与集体需求间如何平衡。
  • 实践中的责任:通过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的“来世”篇章讨论,我认识到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议题需要青年主动参与。
  •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的研学活动,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科技与人文的融合,让我深刻理解了“爱国、奉献、协作、拼搏”的三峡移民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库区巨变的动力,更是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的精神坐标。未来,我愿以移民精神为指引,在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中贡献微光。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