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资讯

资兴移民搬到了哪些地方

资兴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因水库建设、生态保护、扶贫攻坚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实施了多批次移民搬迁,移民主要安置在以下区域:

一、东江水库移民(1980年代)

1. 后靠安置

大多数移民选择在库区周边后靠安置,形成多个移民新村。例如:

资兴移民搬到了哪些地方

  • 白廊镇江口村:移民依托东江湖发展果园和旅游业,成为典型后靠安置点。
  • 清江镇绩坪村:通过发展柑橘产业,成为富裕的移民村。
  • 黄草镇:借助东江湖旅游优势,发展为国家级特色旅游名镇。
  • 2. 外迁安置

    少部分移民迁至资兴其他乡镇,如:

  • 蓼江镇水口村:移民刘庚文通过承包土地发展规模农业,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
  • 唐洞街道:部分移民通过土地流转和产业开发实现安置。
  • 二、生态移民与扶贫搬迁(2010年代至2020年代初)

    1. 生态移民

  • 唐洞街道田心社区:七里镇湘源村因采煤沉陷区问题,整体搬迁至此,与茶坪新村连片发展。
  • 茶坪瑶族村:原址属采煤沉陷区,整体搬迁至新村后引入绿色种植和加工业,实现“家门口就业”。
  • 2. 易地扶贫搬迁

  • 矿工南路集中安置点:城区内的大型安置小区,配套就业车间和社区服务,解决搬迁户就业问题。
  • 三都镇鹿东村集中供养点:专为特困人员设立,提供医疗、文娱等全方位服务。
  • 州门司镇、兴宁镇、八面山瑶族乡:多个乡镇设有集中安置项目,如兴宁镇仙桥安置点、州门司镇安置小区等。
  • 三、灾后重建搬迁(2024年洪灾后)

    1. 集镇集中安置点

  • 福祥苑(州门司镇):一期容纳60户,配套就业车间和基础设施,实现“搬新家即就业”。
  • 福兴苑(兴宁镇):规模最大的安置点,200户居民入住,邻近学校和医院,生活便利。
  • 瑶乡家园(八面山瑶族乡):安置66户受灾群众,楼下设电子厂车间,提供就近就业岗位。
  • 2. 城镇购房安置与货币安置

    部分受灾户选择进城购房或货币补偿,通过招聘会、技能培训等方式保障其就业。

    四、其他特色安置模式

    资兴移民搬到了哪些地方

  • 反租倒包与土地流转:移民通过承包非移民村土地发展规模农业,如唐洞街道天塘坪冰糖橙基地。
  • 产业配套安置:结合旅游业、加工业(如东江湖渔业、柑橘种植)形成产城融合的安置社区。
  • 资兴移民安置以“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为特点,既有集中安置点(如矿工南路、福祥苑),也有分散融入式安置(如后靠村、外迁乡镇)。通过产业扶持、就业保障和生态补偿等政策,实现了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