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伪造文件类骗局

1. 虚假居留申请服务
犯罪团伙通过伪造居住地址、雇佣合同、婚姻证明等文件,帮助客户骗取西班牙居留身份,每个客户收费500至2万欧元不等。例如,2024年西班牙警方捣毁的华人犯罪团伙,涉及69人被捕,涉案金额达500万欧元,数千人通过虚假材料非法获取居留。
典型手段:安排假结婚、虚构企业合同,甚至招募当地居民协助移民面试。
2. 非法代办签证
部分中介宣称无需购房即可通过“特殊渠道”办理移民,实则利用虚假材料骗取签证,最终导致申请人身份被取消甚至面临遣返。
二、购房移民类骗局
1. 虚报房价与阴阳合同
中介利用信息差,将低价房产虚标至50万欧元(黄金签证门槛),或签订“阴阳合同”掩盖真实交易价格,导致投资者实际房产价值远低于预期。
案例:2015年报道中,浙江移民在西班牙购房时遭遇合同陷阱,房产实际价值仅30万欧元却被虚报至50万欧元。
2. 期房与产权欺诈
部分开发商以低价期房吸引投资,但项目烂尾后卷款跑路,或房产存在产权纠纷。西班牙法律要求购房者必须核实土地所有权、建筑许可证等文件,但部分投资者因语言障碍或轻信中介未做审查。
3. “学区房”与配套虚假宣传
中介夸大房产周边教育资源或商业价值,例如宣称“学区房”可优先入读优质学校,但西班牙公立学校并无严格学区限制,私立学校不受区域约束。
三、非盈利移民项目欺诈
1. 低成本移民骗局
部分中介以“6万欧元低价移民”为噱头,宣称无需购房即可获得居留,实则通过伪造收入证明、虚假住址登记等非法手段操作,最终导致申请人被拒签或身份被撤销。
风险点:非盈利签证要求申请人提供稳定非工资收入证明(如每月2400欧元),但部分中介通过伪造银行流水或虚报资产规避审查。
2. 项目包装与虚假承诺
中介承诺“先拿身份后购房”或“零风险退款”,但实际操作中资金监管缺失,甚至挪用客户资金进行高风险投资。
四、网络与信息诈骗
1. 虚假广告与社交媒体陷阱
通过社交媒体群组、直播等渠道散布“免费移民咨询”“高回报投资”信息,诱导受害者参与虚构项目或缴纳高额服务费。
案例:2024年有华人中介以“法人签自雇”名义骗取投资,最终导致申请人无法获得永居身份。
2. 假冒律师或机构
部分无资质中介伪造律师资格或与当地律所合作文件,骗取信任后卷款跑路。
五、防范建议
1. 选择正规渠道
优先选择有西班牙API资质(房产代理权)的中介,核实律师资格编号及移民机构背景。
2. 全面审查文件
购房前需核查土地登记、建筑许可证、房产评估报告等;非盈利签证需确保收入证明真实且符合官方标准。
3. 警惕低价诱惑
对远低于市场价的移民项目保持警惕,避免参与“无需居住”“快速入籍”等违规操作。
4. 法律与税务咨询
委托独立律师审核合同条款,确保投资合规性;了解西班牙房产税、增值税等政策,避免隐性成本。
西班牙移民政策(如黄金签证、非盈利签证)本身合法,但骗局多源于信息不对称和违规操作。建议投资者通过多途径核实信息,结合专业法律和财务支持,避免盲目追求低成本或快速移民。